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营养治疗原则是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关键方法。根据常见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急性肾炎、糖尿病、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的基本需要总结的这十一个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分6个部分交流,今天谈谈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和营养治疗原则。
目录
1高血压,冠心病4.肝硬化,急性胰腺炎2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5急性肾炎3胆囊炎胆石症6糖尿病、肿瘤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和营养治疗原则
一.急性肾炎的临床症状
急性肾炎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起病较急,常在一周内起病;
2、临床常见症状
①蛋白尿、血尿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20%患者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②水肿、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③高血压: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水钠潴留有关,利尿治疗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等;
④少尿、肾功能异常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ml/d)。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需要与急性肾炎相鉴别。
⑤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在急性期,水钠严重潴留和高血压为重要的诱因,需紧急处理。
⑥.免疫学检查异常一过性血清补体C3下降:多于起病2周后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
⑦、综合性的症状:患者有腰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减退等
二.急性肾炎的营养治疗原则
1、限制水量。
急性肾炎有尿少、眼睑浮肿、全身水肿及高血压,这是水代谢紊乱食疗的表现,故限制液体量的摄人对消除浮肿,减轻心脏压力是有重要意义的,液体量应视浮肿程度和排尿量而定,急性期一般以毫升为限,以后视尿量而增加水量。
2、限制食盐。
水肿和血容量与盐关系极大,每1克盐可滞留毫升左右水,肾炎如食过量食盐,使排尿功能受损。常会使浮肿加重,血容量增大,造成心力衰竭,故必须限制食盐及给予低盐饮食。
3、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
为了减轻肾脏负担,应限制刺激肾脏细胞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萝卜、杂豆类及其制品等。
4、忌用强烈的调味品对肾脏有刺激作用。
这类调味品有胡椒、芥末、咖喱、辣椒等。味精也应少用,如多用味精会引起口渴而欲饮水。
5、忌含氮浸出物。
肾炎病人由于肾脏功能不好,对氮质排泄不能及时完成,氮质作为机体代谢废物之一,在肾功能减弱的情况下,应减少氮浸出物的摄人,这类物质就是人们常认为补品的鸡汤、鱼汤、肉汤、鸭汤中的汤等(吃肉不喝汤)。
6、限制蛋白质摄人量。
①应视肾功能情况而定,若病人出现少尿浮肿、高血压和氮质潴留时,每日蛋白质量减至20-40克/日(相当于内生性代谢氮、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避免非蛋白氮在体内积存。)但这种低蛋白的饮食不能长期食用,最多只能用7~10天,因长期应用营养价值低的饮食不仅对食疗大脑皮层的兴奋及抑制过程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内分泌的代谢及机体内固有蛋白质的消耗。若血中尿素正常、肌酐清除率接近正常,蛋白质供应量每日应达1克/千克体重。
②、豆腐急性肾炎患者不宜食用过多。
急性肾炎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免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酐排泄困难,蓄积中毒。豆腐属高蛋白食品,故不应多食。
③、羊肝急性肾炎患者不宜食用过多(高蛋白)。
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一些含氮废物,如尿素、肌酐等,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急性肾炎尿量减少,非蛋白氮排泄困难,容易导致非蛋白氮潴留,发生尿毒症,本品为高蛋白食物,故急性肾炎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④带鱼急性肾炎患者不宜食用(高蛋白)
急性肾炎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因为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后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一般不加重肾脏负担,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一些称为非蛋白氮废物,这些废物大部分通过肾脏排出,在尿量减少时,这些废物的排泄就要受到影响。非蛋白氮在体内潴留过多,可以发生尿毒症。
参考资料营养学,医学相关资料。
如果该文章对您及您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帮助,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