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丨中医

植物精油ABC中医精油系列

I导读: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等。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在临床上,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来辩证,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精油虽然不是药物,不能用来治病,但很多精油萃取植物即中药材,学习基础的辩证知识(八纲辨证)能让精油的保健和理疗功效发挥出更大效益。

辨证论治

辨证这个词挺起来很抽象。首选“辨”,是分辨的辨,不是辩论的辩。这个辨主要指用视觉、嗅觉、味觉、触摸等方式感知、区别事物,具体到中医,就是指用望、闻、问、切四诊来分辨。那分辨什么呢?分辨“证”。那么什么是“证”?“证”是中医学对病变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的概括。请注意,“证”强调的是现阶段的整体的,动态的反应状态。简单来讲,就是现阶段的病位和病性。

举个例子,有位患者心悸、胸闷、气短神疲、自汗,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无华,通过这些症状,我们知道他的病位在心,病性是气虚,所以我们把这种情况概括为一个“证”——心气虚证。

接下来还有一个概念,大家都很熟悉的叫“病”,比如“感冒”、“咳嗽”、“胃痛”等。那这个“病”和我们刚刚提到的“证”有什么不同?“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与抽象。这里所说的特点和规律包括病因、主要表现和疾病的演变规律和预后这些内容。比如说胃痛,也就是我们讲的胃病,不管到什么阶段,胃痛这个症状会始终存在,胃痛就是这个病的主要表现。

可以看出,“证”和“病”的概念是有所不同的,对疾病观察的角度不同。“证”强调的是现阶段的整体反应状态,不管是什么病,什么邪气,就看病人当时的状态,是正气不足,还是邪气亢盛,是寒还是热。中医治疗疾病,是根据当前的状态来处方,也就是“辨证论治”,不是“辨病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一种病可以有不同的证,当然也就是不同的处方。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病也可能有相同的证,也就是说,虽然疾病不一样,但是由于“证”相同,也可能会用同一个方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辩证论治并不是那一家独创的,它是经历过长期的发展过程而逐渐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古人开始是认识了许许多多症状,如头痛、咳嗽等等,然后逐步根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知识,把这许多支离破碎的症状加以归纳分类,这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太阴肩、少阴病以及风病、寒病、热病、湿病等名称的来源。这种按解剖生理及病因病理的疾病分类法,显然是前进了一大步。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汉代以后这种以病理生理倾向为处理指标的学术思想逐步在发展中,但还未给以专门的术语。明代张景岳氏“景岳全书”中才给以”六要”:表里、寒热、虚实的名称;清代程钟龄氏“医学心悟”才给以“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名称;有了“八纲辨证”的纲领,随着也就有了“八法”的治疗纲领。

八纲辨证

中医学在历史上所形成的辨证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八纲辨证。八纲是辨证的总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就是运用八纲通过四诊所掌握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及病症类别等情况,从而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比如一个患者主诉头痛,那么首先要分清头痛的性质,是虚性头痛还是实性头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头痛还是脏腑本身病变引起的头痛。

阴和阳是八纲的总纲。当见到属于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一般归属为阴证,比如面色皓白或黯淡,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苔白,脉象沉迟无力。而当临床上见到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时,多为体内热邪壅盛或脏腑阳气偏亢,诸如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喜冷饮、声高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数有力这一组症状。

1

表里辨证

表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反映的是病势的深浅和病位的内外。表证主要指的是疾病比较浅而轻,而里证则指的是疾病深且重。

表证指的是六淫邪气经过口鼻和皮毛侵入时产生的一些证候,经常是发生在外感病的初级阶段,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它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脉浮、头身痛、鼻塞、咳嗽、流涕、咽喉痛等。

里证指的是疾病深入到脏腑、骨髓、气血的一些证候,是外证不解而传入里,多发生在一些外感疾病的中后期或者一些内伤病,里证的病程一般比较长。临床表现是便秘、腹泻、烦燥、头晕、脉沉等。

表证和里证的辨别。表证和里证的辨别一般是通过观察疾病的寒热、脉象、舌象的变化得出,具体来说:脉浮多为表证,脉沉多为里证;发热恶寒多为表证,发热不恶寒多为里证;舌苔变化少为表证,舌苔变化多为里证。

2

虚实辨证

虚实是反映邪气盛衰的一对概念。实证指的是邪气盛宜攻;虚证指的是正气不足,宜补。

虚证指的是人体体内正气不足所产生的一些证候,包括脏腑、阴阳、精血等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小便频繁或小便不禁、精神萎靡、盗汗等。

实证指的是体内邪气过盛所导致的一些证候,是邪气侵入身体或内脏功能失调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气粗、胸闷烦躁、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腹部胀痛、舌苔厚腻等。

虚证和实证的辨别。虚证和实证的辨别一般有以下规律:体壮、舌老、外感病初、中期、声髙气粗、脉实有力、痛处拒按等症状多为实证;体弱、舌嫩、外感病后期、声低气怯、脉虚无力、痛处喜按等症状为虚证。

虚实还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说腹部胀痛,但是时胀时不胀,或按之痛减,脉弦则无力为真虚假实;而虽不欲食但能进食,腹部胀痛,按之痛增,脉虽沉但按之有力等症状多为真实假虚。

3

寒热辨证

寒热表示的是疾病的性质,一般来说,阳盛为热证,阴盛为寒证。

寒证的病性属寒,一般伴随脏腑功能的减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大便溏稀、恶寒喜暖、四肢寒冷等;热证病性属热,一般伴有脏腑功能充亢,表现为小便短赤、面红耳赤、烦躁不安、恶热喜冷等。

寒证和热证的辨别。寒证和热证的表现有所不同,恶寒喜热、口淡不渴、面白、四肢冷等症状为寒证;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四肢温热多为热证。

寒热证的表现有时会有一些假象,让人不易辨别,我们必须认真观察。—般来说,口渴却喜热饮、身热却喜盖衣被、面红却时隐时现、脉大却无力等证状属于真寒假热;手足逆冷却脉沉、四肢虽冷却身热不恶寒、脉虽沉却有力、烦渴却喜冷饮等属于真热假寒。

4

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阴证包括虚、里、寒,阳证包括实、表、热。

阴证主要指的是虚寒证,临床表现为倦怠无力、精神不振、面色暗淡、四肢畏寒、口淡不渴、下利清谷等;阳证主要指的是实热证,临床表现为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发热、呼吸气粗、小便短赤等。

阴、阳虚损会导致阴虚或阳虚。阴虚的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消瘦、低热、五心烦热、脉细数等;阳虚表现为神疲乏力、口淡不渴、少气懒言、四肢畏寒等。

阴虚或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亡阴或亡阳,指的是体内的阳气或阴气损耗过多而导致的生命垂危。亡阴表现为手足温、汗出热而粘、肌肤热、脉躁疾急按之无力;亡阳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清冷、昏迷不醒、畏寒等。

八纲辩证之间关系

疾病的表现尽管是极其复杂的,但基本上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可分为实证与虚证。这样,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辨证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八个区域,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相联系,寒热与虚实表里相联系,虚实又与寒热表里相联系。由于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经常会出现表里、寒热、虚实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以从阴转阳,从阳转阴,因此,进行八纲辨证,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夹杂、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无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科,无不应用八纲来归纳概括。在八纲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脏腑辨证;结合气血津液病变的特点,则分支为气血津液辨证;结合温病的病变特点,则分支出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任何一种辨证,都离不开八纲,所以说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篇

本文由植物精油ABC首发,感谢其他精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f/10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