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活得精彩的人、一名政协委员,这两种标签在他们身上合二为一。
历时数月,政协头条采访11名上海市政协委员,涵盖第一届到第十三届。他们的人生颇有传奇色彩:有人做过学生地下党,有人为《梁祝》作曲,有“台湾的女儿”,有从南洋毅然回国的富家公子……
人民政协成立70年来,委员们为国建言、为民履职,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亦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无数中国人奋斗的缩影,从他们的故事中,可见一个崛起时代所富有的忠诚、执着、进取与坚定。游闽键,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海市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版权协会副会长,浦东新区专业机构从业人员联谊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委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调解员及仲裁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春江水暖鸭先知,社会百态律师知。”
说出这句话的,是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游闽键。执业20多年以来,他一直是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脉动的感受者。游闽键所代理的千余起案件中,有不少成为了中国知识产权诉讼里程碑式的“第一”。各项荣誉加持的背后,是几乎每天都超过12个小时的工作常态。
12小时之外,脱下律师袍后的他,依旧没有停下自己奔波的脚步,因为他还是一位“为民请命”的政协委员。履职尽责,不忘初心。从“律师”走进“政协委员”这道门,他不是第一个,却可能是最“执着”的一个。
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梦想
踏上律师这条路,始于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梦想。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游闽键成了班级里唯一一个进了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不比现在,当时律师可是没有工资拿的,他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检察院、法院和公安局这些待遇更好的地方。
因为对这份职业的执着与热爱,因为想给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因为一个维护社会公平的梦想,怀揣初心,游闽键义无反顾地踏入律师这个行当。而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毕业后,他先是进入新华律师事务所实习。当年,与很多新手律师一样,游闽键也经历过选择专业领域的漫漫纠结之路。他原就对开发计算机软件很有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他的知识产权之旅。自此,游闽键在知识产权这个开阔的“江湖”中,走出了属于他的一片天地。一时无心插柳,转眼柳树成荫。
年5月,游闽键加入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作为律所管理合伙人带领员工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凭借着敏锐的感知力、专业的判断力与思维构建力,以及对知识产权国内外法律规则的透析,游闽键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大放异彩。年,他获得了首届“东方大律师”的称号,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东方大律师”。年,他又获得了“全国优秀律师”的称号。这一年,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在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推荐下,34岁的游闽键成为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那年年初,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身为一名普通的知识产权律师,能够成为政协委员,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如何实践好一名律师委员的角色?追求法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