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如何在突发性传染疾病传播的危急时刻,以合理方式深化学校科学伦理价值观教育、完善学校卫生教育,以及紧急情况下协调学校与管理部门的课程伙伴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深化学校科学伦理教育课程价值观。现阶段中小学虽重视学生科学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让人与自然的符号性学习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学习、意义学习、伦理学习,特别是如何指导学生了解野生动物属性、人与野生动物的共生关系,亟需引起重视。此次疫情发生后,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及时修订校本健康课程,开发了“讲给谷拾娃听的小故事”课程,设计了“非洲小姑娘遇到埃博拉病毒”“溜达鸡”等绘本课,帮助学生明白科学防控的重要意义。
其次,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知识结构。近年来,学校虽然越来越注重健康教育,但大多聚焦于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并未深入到课程,且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突发性传染疾病传播之际,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适合中小学生的传染性疾病知识,是新的挑战。如面对此次疫情,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及时修订校本科学课程,开发了“青少年疫情防护指南”课程,设计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前世今生”“如何区分病毒感染的肺炎”等每日一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缓解恐慌情绪。
最后,协调学校与管理部门的课程伙伴关系。在面对突发性传染疾病的危急时刻,学校面临无法如期开学,农村学校线上学习条件不到位,医护人员家庭孩子留守,被隔离人员家庭孩子失学等情况。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以争取更多社会支持和连贯课程资源调配。如湖北武汉、宜昌、荆门等市教育局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开展、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校长、教师、家长进行宣传和培训,城市学校将线上学习、线下阅读和运动相结合进行整合设计;农村学校及时协同地方教育部门解决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同时,对于医护人员家庭及被隔离人员家庭的孩子,及时进行情感关怀与心灵沟通教育等。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年第四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学刊》广告合作-,欢迎来电咨询。随意订阅自由选择
长按识别小程序图标
坚持理论创新彰显实践引领
发扬学术民主萃取科研精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