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昆山多名孩子感染

北京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liangssw.com/jiepai/13124.html

天气越来越热

各种细菌病毒“活跃”了起来

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高发期

昆山已有孩子中招!

近日,昆山一幼儿园班主任

在班级群发出提醒!

最近英伦小区很多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率高,嘴巴里面长小泡,会有发烧等情况…放学之后,大家尽量不要出门玩,避免感染。我们班先有两例确诊,班级这两周积极开展消毒措施,请大家有不舒服的留在家里观察,尽量不要来园,避免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其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生,呈散发或流行。流行期多为夏秋季节,如每年4~7月为疾病高发时期,秋冬季也常常出现流行。

此病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常常容易暴发流行。潜伏期多为2~4天,病程1~2周,最初的症状通常为发热和咽痛,咽痛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发热大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也可高达40℃以上,甚至出现惊厥。大多数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为2~4天。

该病家庭护理重点是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并加强病情的观察。一旦发现新的症状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

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粪-口传播。污染的手也是传播媒介,尤其是在儿童之间。另外,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口腔疱疹液,或被分泌物、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和物品等传播。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要采取这些措施!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2、多通风。定期打开门窗通风,让居室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3、减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员聚集场所,除了患病幼儿不要串门外,患病幼儿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4、加强消毒。肠道病毒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彻底消毒。

说完疱疹性咽峡炎

就要说说手足口病

它俩就像是一根藤上的两个毒瓜

最近都在高发期!

手足口病

前不久,昆山论坛网友“何以抹忧伤”发帖:晚上小孩发烧到39.5℃,但是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马上就去门诊看病,医生说最近手足口病高发期,要多洗手,开了点药。现在稳定了,一夜无眠,做父母真不容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以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水泡、溃疡。

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防控建议: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已上市,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可通过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3.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除此以外

近期还要防范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

流腮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内,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1-15岁的少年儿童。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居家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且通风不畅的场所;不要探望和接触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合理作息,均衡膳食,增强体质;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监测,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应立即通知家长,医院就诊。

夏季传染病高发期

我们一定要做好防范!

扩散!提醒!

来源:昆山疾控、网友爆料等昆山论坛综合整理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采用本文内容违者必究

点击进入昆山论坛优选

昆山网友戳此:93元抢元话费,移动、联通、电信三网通用客服商务合作:戳原文,一键加入昆山论坛福利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f/91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