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盐田港国际货轮登轮作业人员中共发现4名无症状感染者,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核酸检测和病毒基因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一起境外输入关联的新冠肺炎疫情。
4名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市三院隔离治疗
发布会上,深圳市副市长陶永欣通报深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据他介绍,5月21日,在盐田港国际货轮登轮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穆某。我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精干力量迅速开展疫情处置。
截至目前,除穆某和许某外,在已管控的重点人员中新发现2名无症状感染者,4人均在市三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4人都在5月17日参与了同一艘国际货轮“东方温哥华”的作业,14天4人日常活动区域为上班港区和居住场所附近。
个案1:穆某,男,44岁,居住在盐田区北山路沙岗圩34号,工作场所为盐田港西作业区,是箱船理货员。穆某5月12日的定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20日接受检测,5月21日初筛结果呈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亦为阳性,已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稳定。
个案2:许某,男,46岁,居住在盐田区公园路15号,工作场所为盐田港西作业区,是打拉绳工人。5月18日的定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21日接受核酸检测,5月22日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稳定。
个案3:曾某,男,50岁,居住在龙岗区西坑社区宝桐北路13号,工作场所为盐田港西作业区,从事科文工作(与船员沟通)。5月19日的定期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21日核酸采样,5月22日初筛结果为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已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经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稳定。
个案4:张某,男,49岁,居住在龙岗区西坑社区富坑六巷10号,工作场所为盐田港西作业区,是塔底工作人员。5月21日核酸采样,5月22日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已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经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稳定。
本起疫情暂未造成进一步社区传播
市、区相关部门根据病例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精确判定重点场所和最小防控单元,对初步判定的4名个案涉及的作业点、居住地、就餐地点、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实施严格管控措施。
目前盐田区已对西港作业区工作人员实行“三天两检”;对东港区工作人员采取“四个一”健康管理措施(派发一份健康告知书,进行一次健康询问,检查一次健康码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盐田区和龙岗区对个案居住小区实行严格管控,对其居住楼栋实施硬隔离;活动轨迹涉及的管控地点已暂停营业并封控。已完成所有个案的住家、盐田港作业场所以及活动轨迹中重点场所的终末消毒。通过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本起疫情暂未造成进一步社区传播。
目前,初步判断的密接者共计人,我市已对密接者、次密接者、重点人群、一般接触者开展排查和管理,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共对人进行了核酸检测。除许某、曾某、张某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外,暂未报告其他阳性病例。此外,采集环境样本份进行检测,其中穆某、许某住所3份样本初筛呈阳性,94份结果待出,其余均为阴性。
判定此次疫情为境外输入关联新冠疫情
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核酸检测和病毒基因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一起境外输入关联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5月21-22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穆某和许某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序列测定,二人同源性%,均属于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该毒株在境外多个国家流行,我市仅在入境阳性人员中检出,未发现在社区流行。另外两个个案的基因测序结果待出。
二是4名个案有共同的境外货轮工作场所暴露史,近期均未接触发热、咳嗽症状的人员,无野味进餐史,未接触冷冻食品,未接触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深人员。依据基因组序列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推测本次疫情为同一感染来源或同一传播链。
此次疫情是在例行检测中发现,发现时间较早,阳性个案均为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相对较低,个案活动范围和接触人员可溯可控,根据上述情况综合研判,出现大范围传播可能性较低,本次疫情总体可控。随着后续排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排除再出现零星个案的可能性。
下一步,深圳将组织全市最强医疗资源,按照“一人一策”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原则,做好4名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救治。继续做好疫情处置查缺补漏工作,细化措施,确保防控体系缜密、闭环推进。深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根据后续疫情发展需要,做好扩大核酸检测范围的各项准备工作。
—深晚君特选—
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周倩
编辑
林冬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