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日常护理有十要素

对于心脏不好的朋友来说,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不仅能减轻心脏不适,对于恢复也很有帮助。那么心脏到底如何护理呢?一起来看看吧。

护理心脏十要素

1、要有充足的休息,休息是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措施。要学会劳逸结合,保持适当的脑力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眠药。在心功能改善后,应下地尽量活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控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而病情严重者应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克。过量的钠盐会引起体液潴留,加重心脏负担,所以要严格限制。

3、饮食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每餐保持七分饱即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4、要记录每日出入量。尤其在急性期,出量大于入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有利于防止心力衰竭。(出量指的是每日全部尿量,大便量,引流量,同时再加上~ml的呼吸和皮肤蒸发量;入量指的是水果、输液、饮食、饮水等,每日总入量大约为~ml。)

5、养成每日测量体重的好习惯。如果1-2天内体重增加过快,则应注意是否出现水潴留。

6、注意日常习惯。出现心力衰竭的人一般会先出现双下肢水肿,要避免长期压迫一个位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宜超过50℃,且要避免低温烫伤。

7、长时间使用利尿剂的朋友,为了保持电解质平衡,应服用一定的补钾、补氯的药物。一旦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检查电解质。

8、遵医嘱。服用洋地黄等药物的朋友不能擅自改变药物剂量,应根据医嘱,还要定期检测洋地黄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食欲下降等症状,医院检查。

9、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肌功能,所以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有适当的运动,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10、紧急情况处理。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朋友应立即采取半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有条件的可以给与吸氧,也可使用一些利尿剂。要尽快送医就诊。

生活中要做到以下事项

1、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

2、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

4、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5、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6、适量运动很必要,但是不能做过于激烈的运动。

7、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合理的饮食安排

1、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2、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3、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不好的朋友,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4、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来源于寻医问药网,仅供参考)

长按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y/13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