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身材要求极高的人,特别希望有个完美比例的好身材。但你们有想过,健康是身体的本钱,一味地减肥或过度运动很有可能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想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以及心脏病治疗方法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屁股大心脑血管好——有道理,但不能画等号
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屁股大的人其实更健康。
主要原因是,屁股大的人血脂更好,因而心脑血管硬化的几率较小。
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脂肪酸,而且还包含着防止动脉堵塞的抗炎症素,这样的大屁股患糖尿病的风险也很低。
专家介绍说,提起脂肪,很多人觉得越少越好,其实脂肪也有“好”和“坏”之分。
国外有研究表明,臀部的脂肪一般多属于好脂肪,腹部脂肪一般都属于坏脂肪。
臀部脂肪降低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甚至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险。
“但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因有很多,不能说臀部大的人一定是心脑血管好的人。”专家强调说,这是不能画上等号的。
大腿粗心脏好——有一定道理
“梨形身材”患心血管病风险相对低。
丹麦一项为期12年、涉及名男子的研究显示,大腿周长60厘米以上、腿部肌肉强壮者,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
大腿较粗的说明了其腿部肌肉强壮,早亡和患心脏病风险大大降低。大腿围的长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也较轻。
专家说,很多女性嫌自己的腿不够细,其实女性的脂肪大部分是储存在臀部和大腿上,腿粗一点其实是正常的。
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腹型肥胖有害健康,也叫中心性肥胖。
腰部较细,臀部和腿围较粗的“梨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小于大腹便便却腿细细的“将军肚”。
脖子粗双下巴心脏不好——有一定道理,但别太绝对
美国科学家最近一项研究指出,脖子越粗的人,体内“好胆固醇”含量就会越少,同时血糖会更高,而“好胆固醇”偏低和血糖偏高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因为,颈围是测量人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而上半身脂肪与心脏病密切相关。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排除一切使脖子变粗的干扰因素后,如果发现自己平时穿的衣服领子都变紧了,就该引起重视了。
专家表示,脖子粗不粗,很好判断,而且,现实生活中,脖子短的人,相对会比较肥胖,并发鼾症的情况较多。
这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近些年,一直有人提出脖子长短可能与心脏病有关的假设。
但相对于腰围来说,影响颈围的干扰因素很多,如果一个人工作、生活中频繁使用颈前或颈后肌肉群及胸锁乳突肌,脖子就会因受负荷多而发达。
造成颈部变粗,比如练健美的人、体力劳动者,以及一些习惯使用头部承载重物的少数民族等。此外,甲状腺疾病也会造成脖子变粗。
耳朵皱纹心脏不好——有点道理,提醒做检查,但不绝对
有的人年老后,在耳垂处从耳朵口向外下方有一条斜行皱纹,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皱纹,实际上这意味着动脉硬化、心脏缺血。
科学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统计表明:耳垂处小小的皱纹同动脉异常是有关联的。
耳垂上出现皱纹是已经得病时动脉中正在展开的过程的局部表现。耳垂是耳朵上由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没有软骨,是耳朵上惟一肉多的部位。
当动脉出现硬化时,耳朵同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得到的血较少,而耳垂是耳朵上对这种缺血现象感觉最敏感的部分,因而在耳垂上出现了皱纹。当您的耳朵出现了耳垂皱纹时,请及时检查您的心脏。
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
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
次要原因
再者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
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
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
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
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
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心脑血管饮食注意事项
荤素菜合理搭配
以新鲜蔬菜为主膳食中的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脑、猪肝、皮蛋、鱼子、蟹黄、鱿鱼、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量摄入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少吃多餐
控制好进食量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
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
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致生动脉硬化。
预防心脑血管的四要和四不要
血压要保持稳定
每天最好早晚测量血压两次,如果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调整治疗药物。
精神要放松
不管遇到开心的事或是悲伤的事,都要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体育锻炼要适度。
运动量不宜过大
额头上微微出汗就应立即停止。
饮食要科学合理
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控制机体血液黏稠度,防止形成血栓。
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
在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深呼吸,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澡
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肌缺血。
不要感冒
及时添加衣物外,晚上睡觉要关好窗户,不要让外界冷空气吹进室内。
不要盲目急救
一旦心梗,要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摇晃病人。
心脏保养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心脏;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
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避免拥挤
免到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
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
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结语:以上是为您介绍的身体一处越大暗示心脏越差,你们都看明白了吧。这对于心脏不太好的人来说,真是极好的。看了上面说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治疗方法,感兴趣的就去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来源:三九养生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