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今天讨论的一例,临床常见。
受检者男性65岁,肺癌术后,住院例行检查。无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无胸痛等症状。
主要心电图特点:T波高耸。
V2~V4导联T波振幅均≧1.5mV,伴窦率略慢(57bpm),V1-V4ST段抬高。
这是一例典型的T波高耸心电图,下面说说相关的知识点:
心电图“T波高耸”多被定义为T波直立,振幅增高。T波幅度在肢体导联0.5mV、胸前导联1mV(10mmm)或同导联的R波振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这个标准执行的多不严格。
功能性T波增高临床最多见,特点是:
无器质性心脏病及高血钾等病理性临床背景;
高迷走神经张力体型(运动员、劳力性人群等);
窦率慢;
高耸T波多限于胸前V2-V4导联;
双支不对称;
伴QTc间期正常和较高的R波振幅。
功能性T波增高常常恒定持久的表现;
无或临床症状轻微(胸闷憋气);
运动或服用钾盐药物可使T波振幅减低。
如果伴有ST段抬高和J波(QRS波群终末顿挫或切迹),即为过早复极。
立体心电图下,T环形态狭长,离心支泪点密,回心支疏,无方位和转向异常,常伴QRS环变窄,振幅大,有较为明显的朝向左前方的ST向量。随访对比,QRS-T环及其关系恒定少变。
功能性T波增高最常与之鉴别的,是急性冠脉缺血性和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高耸T波。
理论上,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T波高耸,有确切的严重冠心病临床背景,高耸T波多与明显的胸痛症状和ST段抬高同时出现,并按缺血区域的导联分布。T波双支对称,如伴QTc间期延长,R波振幅降低,对确诊有助。
急性缺血性T波增高是动态改变的,或表现为一过性,胸痛症状缓解后消失,或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T波转为倒置,伴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出现,心肌酶/标志物升高。
立体心电图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T环属于特征性表现,与功能性T波增高有明确的鉴别点,T环泪点在离心/回心支上疏密相等,并伴有形态的异常,随访T环的形态及各项指标都变动明显。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冠心病急性缺血/梗死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使得高耸T波的鉴别诊断不那么容易。除结合临床背景/血生化指标和动态随访外,立体心电图对快速鉴别高耸T波可能会提供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其它可以引起高T波的临床背景有:
高血钾(高尖的帐篷T);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和甲亢心所致的左室大;
以及先心病、风心病和心瓣膜病等引起的心脏解剖结构异常。
脑型心电图改变也可表现T波高耸,与自主神经中枢系统影响有关。
结合临床背景和相应的检查,会给诊断和鉴别很大帮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