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先心病患儿因为症状较轻,平时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常常意味着病情较重。因此,更要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错误最佳治疗时机。
下面列举先天性心脏病的几个早期常见症状:
紫绀
紫绀:缺氧的一种常见表现,是指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增多,超过5g/mL(5克每分升),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发绀。值得注意的是,贫血严重的宝宝虽然缺氧,但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紫绀表现,因为去氧血红蛋白可能不到5g/mL,使宝妈不能觉察到宝宝有紫绀。
另外,正常宝宝的嘴周围及鼻翼两侧因为静脉丛丰富,使皮肤颜色略发紫色,常常被宝妈误认为是紫绀,产生恐惧。到底应该如何确认宝宝是否有紫绀呢?其实也很容易,对没有走路的小宝宝来说,只要看看宝宝的小脚掌就能明了。因为脚掌没有老茧、皮肤红润,如果一点都不紫,说明根本就没有缺氧的症状。
吃奶费力
宝妈常常抱怨,宝宝吃几口奶就需要停下来,歇一歇,然后再接着吃。这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表现。因为肺循环血量增多,但是肺部容积没有变,导致宝宝每次呼吸的气体量少于正常,宝宝必须加深呼吸和(或者)加快呼吸才能维持正常需求,口咽部这个吃奶和呼吸共用的通道就会产生拥堵,吃奶只能让位呼吸,吃奶费力、吃吃停停也就是必然的。
当然,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如何有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会出现吃奶费力,道理是一样的。另外,由于吃奶后肚子胀了,使胸和肚子之间的膈肌上抬,挤压了肺的空间,宝宝更觉呼吸费力,不愿意多吃奶了。
点头呼吸
点头呼吸是呼吸费力的一种表现。出现呼吸困难的初期,患儿一般会通过增加次数来补充。如何数呼吸次数呢?其实撩开宝宝的小衣服,看看肚子就知道了。宝宝一般以腹式呼吸为主,就是呼吸时肚子一起一伏,起伏一次算一次呼吸。但呼吸次数不能无限增加,超过50-60次/分钟后,宝宝常常通过点头呼吸来增加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辅助以耸肩、鼻翼扇动等动作,使气道拉直,增加通气量。
生长发育差、消瘦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常常会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体重不增,但吃奶又没有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宝宝心脏循环有分流导致消耗增多所致,就如同漏油的汽车发动机不能带动汽车飞奔一样。
心前区隆起
心脏在胸腔里,与胸腔的各个壁有一定距离,从体外是看不到正常心脏跳动的。如果能看到胸部随着心脏跳动而颤动,而且心脏前面的左侧胸壁高于右侧就称为心前区隆起,说明心脏明显增大,病情重。
杨学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