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9日为第15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口号是“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医体融合,预防卒中”是倡导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更好地防治卒中。“四体不勤”势必会给健康带来隐患。运动作为预防卒中、强身健体的良好预防方式,人人皆可行。
“世界卒中日”宣传要点NO.1脑卒中的危害和负担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占卒中的85%)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NO.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并改善脑卒中的预后。(一)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心脏病(房颤)、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等。脑卒中可防可治,一级预防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二)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中风”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也可以从下面8各方面识别(“FAST”评分系统):1.症状突然发生。2.表现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出现无力、麻木、笨拙、沉重或瘫痪。
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单眼或双眼突然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6.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饮水呛咳。
7.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步态不稳,或意外摔倒。
8.突然出现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
FAST评估法F(Face)脸部:让患者微笑一下,如果患者微笑时面部不对称,一侧不能微笑,提示患者面瘫;
A(Arm)手臂:让患者双手平举保持10秒钟,如果10秒钟内一侧肢体下落,提示肢体瘫痪;
S(Speech)说话:让患者说一句较长的话,如果说时有困难或者找不着词,提示语言障碍;
T(Time)时间:当具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出现上述表现时,高度怀疑脑卒中,医院诊治。
(三)脑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四)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患者常遗留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长时间卧床也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一定要尽早进行并贯穿疾病恢复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在病房的早期康复治疗,在康复中心的康复治疗及出院后在社区或家中的继续康复治疗。需要康复医师团队、社区、患者自身和家庭共同配合完成,帮助脑卒中患者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回归生活,重返社会。
NO.3脑卒中的预防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问
什么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就是在问题尚没有发生前便采取措施,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从某种意义讲,初级预防是真正的预防,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这一级的预防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而进行适当的治疗,来防止疾病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变化,能使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后遗症和残疾的发生,或缩短致残的时间。
答
(一)一级预防
01
防治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核心环节,降压一定要达标。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90mmHg以下;
②冠心病患者血压应降至/90mmHg以下;
③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
④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
⑤老年人舒张压不要<70mmHg,否则可能有低灌注表现,如乏力、眩晕、嗜睡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⑥单纯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mmHg,双侧颈动脉狭窄>70%,收缩压不要低于mmHg,否则有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⑦合理生活方式防治高血压,如低盐、戒烟酒、适当运动等。
02
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血糖异常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与脑卒中复发有关。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控制目标如下表。
03
防治血脂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较大。治疗中度高胆固醇血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脑卒中研究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对危险。
04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20%为心源性栓塞,其中以心房纤颤最为重要。非瓣膜性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每年约5%,是同年龄组的6倍,风心病房颤卒中危险增加17倍。
对于房颤脑栓塞低危患者,可不用抗栓治疗,对于中危患者,可用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应抗凝治疗。
05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多由动脉硬化引起。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3%~4%。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和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06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6倍,长期被动吸烟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82倍。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喝酒者高3倍。戒烟限酒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07
控制体重
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高于非肥胖者2.2倍,成年人BMI应控制在28kg/m2以内。
08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同型半胱氨酸高于16μmol/L时应予干预。一般人群以饮食调节为主,也可采取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治疗。
缺乏体育运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
09
规律的有氧运动
一般的轻体力活动、断断续续的体育锻炼不能达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为达到有效水平,建议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总时间不少于分钟、运动程度中度及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次/分以上),可选择如慢走、慢跑、游泳等项目,如果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效果更佳。虽然预防效果与规律的有氧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正相关,但仍需强调个体化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并且不暂停原有慢性病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尚需注意运动安全。
已具有一项或多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者需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结合临床意见选择个体化运动处方,并在运动期间定期监测;而处于原有疾病药物控制不佳或出现不稳定情况则需暂停或减少运动程度;有急性或慢性脏器进行性衰竭、冠心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状态时应避免或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已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也应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渐加强恢复锻炼,预防脑卒中复发。
(二)二级预防
除了和一级预防一样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外,也可使用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药预防卒中。二级预防的药物三大基石分别为降压药、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降脂药。
NO.4家人突发脑卒中怎么处理?家人突发脑卒中时应采取哪些家庭急救措施呢?①立即拨打或急救电话,把以下情况说清楚:?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患者的大致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及主要症状,既往疾病。?要求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和该地点附近的明显标志,如建筑物或公交车站等。?待急救电话的接听者告诉您可以挂电话时您再挂断,然后马上派人去等候急救车,同时保持您或其他现场联系人的电话畅通。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②应使患者仰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引起呛咳,或者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未清醒,切忌盲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③解开患者领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去除。④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哭喊或者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⑤不要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不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⑥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如止血剂,安宫牛黄丸等,也包括平时服用的降压药,防止加重病情。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师的建议。东方健业价值观
无病要防,有病要养,
急病靠医,慢病靠己。
养生才能养老,
养老必先养生。
买功能,不买概念;
买品质,不买赠品;
买放心,不买便宜;
买服务,不买情面。
我们做的是事业,
不是单纯的买卖。
真诚负责,共建共享。
分享好文章传递正能量!
看完后别忘记分享哦,分享是一种美德,
懂得分享的人,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