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朋友们好,我给朋友们分享一个病种,是关于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朋友们,因为人到中年最容易患这种风心病,西医称之为“二尖瓣膜关闭不全”引起的主动脉瓣膜狭窄,导致肺动静脉引起的肺水肿,一系列发展下去的心肺肾肝脾功能衰竭的特征,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抽时间慢慢把我发的书页照片看完了,对你们有好处,早预防早治疗,以防病情拖延年久,就不好治愈了,不管什么病症,都要急时治疗,不能耽误时间太长,主要是45--55岁左右的中老年朋友们最容易养病耽搁的,我发的书面是89年至94年时间编写,那个时候的大夫们还不是以经济为主的主义者,各种仪器还不先进,所以他们写的这些内容主要是临床经验结合当时落后的仪器写出来的,很有医学经验论述的,后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风心病二尖瓣膜引起的脏器衰竭的治疗与看法,你们都抽时间把以上的病理解剖学知识细细的看一看,我给大家推荐我多年对这个病的分析与治疗经验论述和处方治疗方法。
实用中西医结合学全科,是90年出版的。
西医称“二尖瓣膜关闭不全”引起的的系列脏衰病症,在中医属(惊悸)(怔忡)两个病种。
这个是中医内科治疗学对于心悸的病理与治疗。
中老年必须早预防医学知识,好多老年病都是最终导致的病证,心源性哮喘、肺水肿、心肺积液等,出现以上轻微病症就早点服用些中成药之类的预防,以防损伤严重就不好治愈了,西医的治法是维持疗法,副作用也很大,洋地黄类药物往往会使肝肾功能衰竭导致全身性水肿,最后导致死亡,中医对这种病的治疗是水肿消失,可是脏腑功能衰竭是无力恢复的,各脏腑器官全都衰弱而导致死亡,所以,这个病在各种慢性病是死亡率最高的一个病科,也在各科排在首位的。
我对“二尖瓣膜关闭不全”的认识是我多年的经验论治,下面和给大家分析一下病理病因的治疗:
我的经验是症状为表,脉为本,以诊脉为主,主要是看左右手两侧的脉象而定,看是:“内因或外因,还是不内外因引起的”;人的左右两手分为六个位,这六位脉是:左手的上寸、中关、下迟;右手的上寸、中关、下尺;左手寸部是心与小肠;左手关部是肝与胆;左手迟部是肾与膀胱(也肾肾阴);右手寸部是肺与大肠;右手关部是脾与胃;右手迟部是肾与命门(也就是肾阳);脉诀定位歌:左心手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中医的脉象分为28脉,不包括七诀脉,28脉以(浮、沉、迟、数)为刚为首,在浮沉迟数寻找其他的合参脉,病情复杂脉象有两至三个或者是四个脉同时出现,所以从脉形里要判断出病理病因的由来。比如,浮脉主表是外邪侵袭,浮脉看有力还是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病在表要用发表邪的中药,浮脉有浮数浮迟浮紧之分。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迟气虚加寒。比如,沉脉主里、沉数、沉迟、沉细、沉涩、沉紧等,沉数是内部脏腑积滞实热,沉迟是内部脏腑虚寒,沉细涩紧是内脏虚寒瘀血疼痛等症状。所以脉诀歌里,比如,左寸心部:浮数头疼热梦惊,浮迟腹冷胃虚症,迟数狂言并舌强,沉迟气短力难成,以下的歌诀不必说了,所以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属中医惊悸,怔忡的病证是从脉象辩别: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刚的证候分析归纳起来,属内属外的治疗法则,辨证使治等法则,中医守先判断内因的七情因素(喜伤心、怒伤肝、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七情瘀结所伤元气,外因是六淫所伤致病因素(肝主风属木在筋、肾主水属寒主骨、心主火属暑主血脉、脾主土属湿主四肢肌肉、肺主金属燥火主皮毛),所以通过这些内外因素的辨证出病理病因,对症下药,药病相投,笠竿见影,病情很快见效痊愈。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心脏病,根据我临床的经验学述,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气营两虚,上热下寒型
症状:气短乏力、心悸心慌、怔忡不宁、失眠多梦、头昏头蒙、腰膝酸软、倦怠无力、不欲饮食、易怒、大便不调或干戓稀、小便频数或赤涩不利、小腹冰冷、阴部潮湿、性欲冷淡、颈椎颈项肩膊、痠疼等衰弱的症状。
辩证:气营两虚上热下寒是指五脏的气血两虚,气营两虚跟气血两虚是意同证不同的表现与治法,气营两虚是伴有风火瘀结,气血两虚是不伴有风火瘀结,治法用药有区别的,
气属阳属火,血属阴属水,营血行脉中,五脏之气行于肌表皮里肉外,五脏气虚无以生血液,血液不足,脉管无力收缩扩张,以致血管营气不足,无力营养心脏,出现心悸颤动的病理症状,中医认为气生血,血养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血,血行流畅,气清血滑,血管自然就不会停留瘀血;
所以患病的诱因还是主要来源于七情所伤,主要是思忧伤脾,脾胃为表里,脾主运化水谷精卫的营养物质,胃为水谷之海,胃主受纳,脾土虚弱不能生心血,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导致心气不足,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气行则血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清血滑,气虚血浊,由七情的所伤,怒伤肝,肝气郁结,郁结会导致气滞,气滞产生瘀血,加之日久思虑过度,脾气下陷,脾气郁结,脾气不升,脾不散精,脾土生肺金,脾是肺之母,脾母气虚无以生肺金金气,肺气不足,肺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气虚弱,呼吸减弱,呼长吸短,肺换气功能减弱缩小肺不扩张,导致心脏缺血,心血不足,心气必然不足,心气不足无循环血液,导致心脏每次换血出现短血,时长日久心肌劳损,心肌瓣膜受损,瓣膜时长肌力减弱,越来越无力关闭,初起是缺血引起的擅动,后来就有轻微的关不严,血液倒流,后来中期就能关闭三分之一,在往后就关闭二分之一,在严重就完全关不住了,这就是西医该换心瓣膜了,
由于气七情所致疾病,还有因六淫所致的,在五脏气虚的时候,人身体虚弱感受了外感寒邪所致的,由于心情低落不欲饮食时,空腹吃了生冷水果之类食物,加之夜晩睡觉不关窗户,太阳膀胱经受寒,又肠胃吃生冷差凉,所导致的肠胃虚寒,颈肩腰腿受寒,寒侵筋脉,寒凝血涩,四肢肌表血脉不能完全回入心脏,心脏常时间缺血,心肌劳损引发疾病的发生,加之腑腔的小肠膀胱虚寒,寒凝气滞,导致腹腔静动脉回流心脏受限,导致心肌缺血,心肌常时间劳损,致使心脏出现了病变,因为中医的理论是: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热,热生风,风善行而数变,风邪侵入心房后导致气阻心膜,引起了瓣膜的关闭不严,要把心脏的风赶出去,是很不容易的,要补五脏气血,祛风泻火,还要加上理气活血的药物,因为心脏的心房里很容易停留瘀血,有生气导致的气滞,还有心脏长时间的风火停留导致心脏常期感染产生了瘀血,瘀血化热,热生风,风扰心神不安,睡眠不安,越睡不好,越心脏损伤严重,所以要急早预防这个二尖瓣膜引起的并发症。以上是我的论述,下面给朋友们几个处方,有对症的就自己把处方抄下来可以调理调理,以防病后的发展。
第一:气营两虚,风火瘀结
症状:失眠多梦、气短乏力、心悸怔仲、头昏头蒙、腰膝酸软、大小便不调。
处方:养血益气汤
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生地16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生酸枣仁15克、柏子仁20克、炙远志10克、炙甘草10克、麦冬15克、辽五味子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6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三七10克、薄荷10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拾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一日三次,每一次煎取ML,三次混合分三次服,早上饭后8-9点,下午3至4点,晚上8至9点。
第二:心脾两虚,肠胃虚寒
症状:疲倦乏力、腰酸痠软、心慌气短、失眠头昏、恶寒怕冷、大便干燥或稀、小便频数或无力、遗尿、男科急慢性前列腺炎、妇科白带多、伴有高血压或高血脂高血糖等;属脾胃虚寒的患者,有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如手足发热、失眠多梦、易怒皮气大等患者不能服用,切记。
处方:
人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20克、炙远志10克、炙甘草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6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木香6克、砂仁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鲜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拾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一日三次,每一次煎取ML,三次混合分三次服,早上饭后8-9点,下午3至4点,晚上8至9点。
第三:脾肾阳虚,心血不足,寒湿浸淫
症状: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心悸气短、怔忡健忘、失眠多梦、咳咳痰多不易出、小便频数无力、大便不调或干或稀、性欲冷淡、肢体无力、白带多、月经不调等。
处方:
人参10克、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当归10克、黄芪30克、酸枣仁15克、柏孑仁20克、炙甘草10克、炙远志10克、桑寄生30克、炒杜仲20克、川断15克、川牛膝10克、枸杞子15克、炒兔丝子15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炙淫羊藿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6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元胡10克、壳、枳壳10克、菊花10克、泽泻10克、薄荷10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拾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一日三次,每一次煎取ML,三次混合分三次服,早上饭后8-9点,下午3至4点,晚上8至9点。
第四: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痰涎上扰
症状: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痰涎清稀、小便清利。
处方:
山萸肉10克、熟地16克、炒山药15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制黑附片5克、肉桂6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川芎6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砂仁10克、益智仁10克、三七10克、川断15克、炒杜仲20克、牛膝10克、炒补骨脂10克。
拾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一日三次,每一次煎取ML,三次混合分三次服,早上饭后8-9点,下午3至4点,晚上8至9点。
第五:肺肾阴虚,痰火瘀结
症状:气短乏力、汗多潮热、头昏眩晕、耳鸣耳聋、手足心躁热、口干口苦、失眠烦躁、大便干燥、口舌生疮、易怒善悲、心胸不畅等。
处方:
党参20克、麦冬15克、炙辽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生地16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20克、炙远志10克、炙甘草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赤山药10克、三七10克、瓜蒌15克、浙贝母20克、枳壳10克、郁金15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生石膏10克、葛根10克、菊花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炙桑白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
拾剂水煎服,一剂煎三次,一日三次,每一次煎取ML,三次混合分三次服,早上饭后8-9点,下午3至4点,晚上8至9点。
以上五种服完10剂后,均可服下方30剂,以恢复心肌功,把心脏养健康了,就不会复发,也不引起其他病症的发病,主要是增加勉疫力的方子。
后继调理方:
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20克、炙远志10克、炙甘草10克、麦冬15克、炙辽五味子10克、桑寄生30克、炒杜仲20克、川断15克、川牛膝10克、枸杞子15克、炒兔丝子15克、肉苁蓉10克、巴戟天10克、炙淫羊藿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三七10克、菊花10克、元胡10克、枳壳10克、生地16克、丹皮10克、栀子15克;连续服30剂,以防复发。
备注:朋友们在服用以上方剂,全要忌口,不能吃鱼羊肉海鲜辛辣食物,等药服完后就不忌口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