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随着时间的延续,生命的沉淀,回忆就慢慢变多了。回味一些往事,掀一下记忆中的零零碎碎,那永远也抹不掉的让人难忘的回忆。
小时候的我
先说我的姓。弓,可能许多人会说:哇,我第一次听到有这个“弓”,只知道有“龚”“宫”。列位可别小看我们这个”弓”噢!尽管有人统计全国仅有8万多人,是个很少很少的姓,且多分布在晋(山西)、豫(河南)、陕(陕西)、冀(河北)、鲁(山东),但弓氏的辉煌家世,载于《姓氏考略》一书,该书指出:“黄帝子挥造弧矢,受封于张,后为弓氏、张氏,望出太原。”由这份文献来看,直接源自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弓氏,的确是值得骄傲的姓氏了。另外也有记载源于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弓之后。
现如今,我们弓氏后人在有志之士的倡议下,成立了“弓氏爱心基金”组织,联合全国的弓氏宗亲为弓氏大家族奉公益,献爱心,我深以为豪。
我的名“爱东”,中年大叔们一定会知道来源,一看就是“六十年代产物。”当年,我父母毕业后的支边工作是分配在东北地区,内蒙的乌兰浩特。我小时候便是出生在那里的。顾名思义,取了其中的东字,也有热爱“毛泽东”的含义。“爱东”两个字是60年我父母对革命热情的产物,我的姐姐叫“爱红”,假若还有妹妹便一定会叫“爱芳”。合起来就是“东方红”。
我的父母
父母的热血爱国思想也是深深的影响着我,听父亲讲当初他们学校毕业在东北地区搞“四清”运动时革命热情高涨,党指挥到哪里,就工作到哪里,现在时常聊起,也使得我对老一辈的工作态度,心存敬意。至于我的母亲,她在年轻时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我们知道风心病有典型的“二尖瓣狭窄”面容,我母亲当面脸红扑扑的,还以为很美,其实是已患了很严重的心脏病,怀我的时候,我妈还在吃四环素,雷米封治疗结核。所以说现在许多女孩说吃了感冒药不敢要孩子真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当地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营养不良。当时在东北的一个老医生告诉我父母,以我母亲的身体状况是不适宜在东北地区生活的,在这种严寒情况下,我母亲顶多活三五年。为了母亲,我们一家舍弃了在东北的一切,我父亲放弃了在东北顺风顺水的仕途,带着我们一家又辗转回到了祖籍山西的小县城,从头开始打拼。从我父母身上我感受到一个人对家的责任,对对方的体谅,爱和无悔的付出……
为什么我从医,原因也很多。今天先说几个我认为相关的。首先我是一个早产儿,本来预产期在农历二月左右,结果在腊月就出生了,这也是我母亲现在总唠叨说:“上学时候你的生日总能在家里过,工作了反而不能在家里过了......”在那个年代我早产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得益于两点:医院有日满时期的老军医,他们医术相对于其他落后地区是高明的多,这才保住了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对学医冥冥之中有了第一次的情愫。其次,有我姥姥的细心呵护,让我出生后健康成长密不可分。听我妈妈讲,我姥姥虽然是农村老太太,只是当时扫盲班学了几个字的,没文化。但是心地善良,虔诚礼佛。在六十年代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从晋北孤身一人辗转多地,拿着一个信封上地址,千里迢迢远上东北,为了她的女儿,为了她的小外孙(因为我母亲在生我姐姐时就已患上风心病,在怀我生我时,医生已经告知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我之所以能活下来,就是我姥姥在我生下来后,用棉絮包着我,在自己的怀里,用自己的体温制作了一个“纯天然的温箱”陪伴着我,保护着我。所以我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童年的许多第一次的幸福都是我姥姥给我的,她对我的爱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善良。遗憾的是,在她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因为工作没能守在她老人家身边。
姥姥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从东北调回内地老家,两地分居,我跟着母亲。刚刚提到我母亲身体不好,在小时候的印象里,她经常晕倒,我无数次的见到单位的叔叔阿姨对她进行急救,一次次把她从死神手中拉回,为了看好母亲的病,父亲也无数次的带着我和母亲到处寻医问药,这也奠定了我对医生解救病痛疾苦的感情基础。
我也是学医的,许多从医的同仁都知道,越是自己的亲人往往越容易忽略健康。我父亲在07年出现腹痛,腹胀,消瘦。他一再认为自己和我爷爷一样得了不好的病,后来经验实是“胆结石”,当时我要求我父亲做胆囊切除手术,医院,考虑到在县城医疗能多报销,他老人家决定在老家做手术,我当时也同意了,但我朋友无意间一句话警醒了我:他说他父亲当年也是因为一个小手术没有在意,在老家做手术从台上没下来。你有条件,为什医院做呢?别落下什么遗憾。说的我后脊梁一凉,我赶紧医院检查,手术......现在回想起来,我庆幸他没有在县城手术,由于手术时父亲的心电图检查异常,提示心梗。医院的各项医疗设施完备,才最终顺利完成了手术。这件事让我很感慨,医学护佑了我的父亲,我很感谢医学。
父母
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我是有切实体会的。在我高中时期,曾经有医院的经历,医院的痛苦。我母亲眼睑上长了个小包块(我学医后,才知道是“麦粒肿”)红肿痛严重影响了生活,医院,从挂号,找医生,缴费,拿药,再找医生......整个过程压抑,莫名的烦躁。当我机缘巧合的考大学学了医之后(当年考大学还有很多经历,有时间有机会再给大家敞开聊)。我坚定了将来我从医后对待病人的态度和心理。医者父母心,不是空有其表面,而是实在的把患者当自己的亲人,病人和医生的相遇是一种缘分,无论缘浅缘深,医务人员都一定要尽力而为,尽人意,随天意,特别是我们做生殖的。如果没有生育要求,来的都是“健康人群”。生殖只是传宗接代的一种方式,是有很多不定因素的。我的一位生殖前辈恩师曾教导我: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把病人当朋友对待,时时刻刻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你就是是个好医生。医生多大本事是次要的,有一颗善良大爱的心才是重要的,我的QQ名为:“善随爱生”之本意也在此吧,所以在我行医这二十多年里,遇到了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病友,我都尽我所能为病友解除疾苦。
参加学术会议
工作闲暇时
编辑/秀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