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对口还是户籍对口,有没有房产,这些都关系到人户一致、人户分离、非沪籍录取顺位等等一系列有关上海升学的问题。
因此在上海升学过程中,学籍、户籍、房产一直都是困扰家长的三个大问题。哪一个才是决定因素?各区大不同,一旦搞错可能被统筹!
先简单了解一下学籍、户籍、房产都是啥
一、户籍
简单点说就是家庭户口簿上登记的户口所在地。也就是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表明你是哪里人,即“户籍所在地”。
在上海入学的家庭,一般就有三种类型:1、上海本市户籍;
2、非沪籍,家长的居住证积分满积分;
3、非沪籍,居住证积分不足积分。
二、学籍
在登记入学之后,会产生一个学籍号。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比如,在黄浦上了小学,学籍就在黄浦。
学籍除了在上海升学对口入学时很重要,在办理转学时也很重要,特别是外地转学上海,不然会影响中高考。
三、房产
主要是在报名人数超额之后,学校可根据孩子家户口入户情况、与户主/房主亲属关系、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进行排序录取。
学籍、户籍、房产(多个),三者可以是在同一个地点,也可以不在同一个地点。例如在徐汇区就读、他可能户籍在宝山,居住(房产地)在浦东。
那么学籍和户籍对于小升初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四、上海升学方式
在上海,公办学校始终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规定公办初中可采取小学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招生。
①户籍对口:浦东、闵行、宝山、嘉定、金山、奉贤、崇明、松江、青浦(部分)居住地段+(部分)学籍+(部分)电脑派位:嘉定
②学籍对口:徐汇、杨浦、静安、黄浦、虹口、普陀、长宁
学籍+电脑派位:长宁
学籍+(部分)电脑派位:徐汇、静安、普陀而所谓对口,一般又分为:学籍对口、户籍对口、人户一致、人户分离等情况。五、录取顺位先后
但无论是何种方式,一般而言各区都遵循“孩子的户籍地/居住地与学籍一致”为优先排序,“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安排就近入学。
所以我们经常提到的“人户一致”,通常在各区的录取顺序中是排在第一位的。但人户一致也会按户籍/房产年限、与户主/房主亲属关系等因素排序。
在每年各区发布的招生方案中,不少区域都明确: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根据孩子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提前公示后实施。
排序除了看人户一致以外,还要看是否报名民办初中。如报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人户一致学生,即使你入户年限、户主关系等排序再靠前,也要等人户一致且未报民办的那批录取之后再排序。接着再是人户分离、非沪籍等情况排序。
六、人户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人户一致的前提条件是:孩子是本市户籍。这里的一致,指的是『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一致,而判断这二者一致性的标准是『户口本』和『房产证』。
关于人户一致的要求各区也都有所不同,如浦东新区的规定:
浦东的人户一致,要求户主须为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一,且户主本人须为房屋产权人(单独所有或共同共有全部产权);适龄儿童(少年)本人为户主的,房屋产权人须为适龄儿童(少年)本人(单独所有或共同共有全部产权)或其父母(单独所有或共同共有全部产权)。
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年6月19日。七、人户分离
人户分离指的是户籍在A区,但实际居住地在B区,然后在B区入学。需要注意的是,人户分离的前提也是“本市户籍”!
一般而言,学籍优先的区,有户籍的学生“返回”要统筹安排;户籍优先的区,有学籍的学生“返回”要统筹安排。所以人户分离是家长最头疼的,又分为两类:
区内人户分离:户籍是本区的,但不在同一地块,在小升初就需要面临是读小学的对口初中,还是回户籍地的对口初中。
跨区人户分离:
跨区人户分离就是户籍和居住地不在一个区,且打算回居住地就读,就要选择人户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区的小升初方式不止一种,可能会综合采用学籍对口/户籍对口/电脑派位等多种形式。例如闵行区采用居住地段对口、小学划片对口等方式安排学生入学。人户分离的学生录取排序是在“人户一致”之后的,当家长选择“人户分离”时,要注意心仪学校报名人数是否超额,如果超额就要面临被统筹的局面。
想通过人户分离/挂靠户口碰运气进另一所学校,又或是为了考“仅区内招生”的民办初中而办的人户分离,更要格外注意!
说到最后
小升初本质上都是户籍对口,而且主要是看孩子的户口。一旦选择学籍对口就只能等待统筹分配,最后入读哪个初中基本要等到暑假才知晓。
但即使是人户一致,但是由于学额紧张的原因,部分学校对产权、房产人关系也提出来要求,同样有被统筹的风险。
因此,在入学登记前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否满足所在区的对口条件。一旦在入学报名系统里选择了在哪个区升学,就不能再更改,请务必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