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疾病治疗原则
目前来说,中医提倡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这一治疗总原则是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并不是一些人误解那样,西医只治标不治本,而中医只治本,不治标。其实治疗的原则都是根据病情的状况,决定治疗方法的。
简单的说,本:就是致病因子,也就是产生疾病的原因。标:就是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比如说,拉肚子,这可以说是标,是疾病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而它的本,假如说,是因吃东西不消化引起的,那么不消化的食物就是本。如果说是细菌感染了肠道,引起肠炎而拉肚子,那么细菌就是本。
在西药中,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就是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治疗作用可分为:1,对因治疗(也就是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治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细菌感染引起发烧,用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疾细菌,从而让人体体温恢复正常。2.对症治疗(治标),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也称为对症治疗。主要用于对致病原因不明的疾病或无法治愈的疾病,缓解其症状的治疗,是不能根除的。比如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对糖尿病的降糖治疗。又比如对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对肺部炎症的治疗是治标,但对于防止因肺炎而引起死亡的治疗,就是治本了。有时候对标治疗,可防止疾病症状引起其它疾病。也可以说,对标治疗也是防止病变、变发症的对本治疗,对标治疗同样也是很重要的。
中医强调,治未病,也就是未病先防。如《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一般来说预防比治疗容易,治疗未病变或未误治的疾病比已变病或误治过的疾病要相对容易。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因疾病的发生(外伤除外),是邪气入侵,而正气不足以打败邪气的伤害而产生的结果。因而治未病从调养身体提高抵抗力和防止病邪的入侵二个方面入手。
提高正气抗邪的能力,主要是增强体质。这是现在保健食品和一些中药养身、健身等养生机构的主流理念;主要包括:调养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和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等方法。
防止邪气入侵,这些就比较繁琐了。如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防止环境、食物和水源污染,不过度劳累,淫欲有制等。同时注意邪气的隔离与防护,如现在新冠的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隔离等方法。
既病防病,是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之后的措施。首先是尽早治疗,然后是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通俗的说,就是防止恶化与并发症。
对于已产生的疾病,中医学中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三大原则。
一、急则治其标,主要是症状紧急甚至有生命危险时,先治标。比如,当病人大出血时,首先考虑快速止血,而不是先去寻找出血的病因。当然治标也包括上面所讲,无法找到病因或无法治本的治疗。
二、缓则治其本,主要针对病情不急的慢性病以及急性病的恢复期治疗。如常见的贫血引起的头晕,乏力等补血治疗。又如在急性热病中、后期伤阴,则应养胃滋肾等。
三、标本兼治,主要用于病症不重的疾病。如体虚感冒,由于体虚抵抗力差,易反复感冒。治疗时除了治疗感冒症状,还可增强抵抗力。如中药用参苏饮,而用西药时配维生素C或蛋白质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