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舌与疾病密切地联系起来,并通过舌的不同外观来判断体内的疾病情况,这是中医学独一无二的一种诊断方法。其中,舌头被视为与心脏功能有密切关系的部位。中医上有舌诊论,即观察舌头舌苔的颜色、形态及变化,辨别体质诊断病情。在治疗心脏瓣膜病的过程中,舌诊更可以用来观察人体体质,进而更好的进行药物配比,起到改善体质治愈心脏瓣膜病的作用。
根据舌在视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它分为舌体和舌苔两大部分。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内含有三种方向的横纹肌和丰富的血液,并能灵活地动。舌苔是覆盖于舌体上的苔状物,并且透过这层苔可以隐隐看到淡红色的舌体,所以中医将正常的舌象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心脏瓣膜病人如果舌质淡白,往往说明血虚或体内有寒;如果舌边有齿痕,而且舌苔白腻厚重,这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出现了气虚的症状等。那么如何判定你是痰湿体质呢?
在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有一类患者较为特别,他们在体型上看上去较为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而表现在舌头上是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苔颜色发白或者黄色,舌边常有齿痕。此外平时常有便溏,尿少等情况,这类患者的体质为痰湿体质。在治疗这类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养他的痰湿体质,往往痰湿一消,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就能消失。
例如王女士,64岁,其女儿去年的时候带母亲来武汉广慈中医门诊来看病。患者主要症状:胸闷,胃口差,不愿吃饭,夜间睡眠不佳,夜里12点后睡不着,下肢浮肿,焦躁易怒,冬天脚部发热。彩超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轻度狭窄伴重度返流,主动脉瓣、三尖瓣轻度反流等。经医生看舌象:舌红,苔厚白腻,辨识体质,患者属痰湿体质,需清热祛湿,振奋心阳。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五苓散为主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丹参、瓜蒌、酸枣仁等中药配伍。服用30天患者精神、气色、食欲均大有改善。2个月后下肢浮肿消失,睡眠质量提高,如今患者继续治疗,对康复充满了信心。
治疗瓣膜病需从体质抓起,就像我们种树时的土壤一样,只有土壤得到改善,树木才能枝繁叶茂,所以改善体质是瓣膜病康复的重要根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