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隐疾信号久治不愈要警惕
名医简介
郭红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市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副主委。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等科研课题。熟练掌握经纤支镜介入治疗、CT引导经皮肺活检、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等,熟练掌握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及多种有创、无创呼吸机的应用。
擅长领域:气道疾病介入治疗及呼吸危重症的救治
专家门诊:光谷院区
星期一上午、星期三上午
前些天立秋了,武汉终于即将告别“烧烤”模式。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呼吸道疾病患者会增多,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约占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的80%以上。
医院光谷院区呼吸内科主任郭红荣说,其实咳嗽本身不是病因,是机体排出呼吸道异物的一种自我保护。但它常常就是隐疾的“信号”,引起咳嗽的病因千差万别,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很多人不把咳嗽当回事,结果耽误了治病的最佳时机。”郭红荣提醒,咳嗽症状背后的病因千差万别,要及时就诊。
纤支镜检查让咳嗽病因无所遁形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患者认为咳嗽只是小毛病而不太重视,尤其对于有抽烟习惯的患者更是如此。其实在临床上咳嗽的诊治并不简单。
39岁的王先生反复咳嗽、咳少许黄脓痰二月余,由于工作忙,只是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就诊拿药口服,同时间断进行静脉抗生素输液治疗,但咳嗽一直未愈。
后来,医院光谷院区呼吸内科找专家诊治,郭红荣主任接诊后行肺部CT检查,发现患者气道内可能有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他建议患者行纤支镜检查。
患者听说要做纤支镜检查当即不同意,认为做纤支镜检查痛苦,危险高。郭红荣反复耐心解释,并同家属进行沟通做纤支镜的必要性,并说明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科非常成熟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消除患者的顾虑,终于说服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
检查发现,王先生左下肺支气管腔内有一异物,周围已经化脓感染,局部有轻度肉芽增生,通过纤支镜取出异物竟是半截干辣椒。做完治疗后,王先生才想起来两个多月前与朋友聚餐时曾呛过,但没想到会卡进气管里,患者一家都庆幸通过检查发现了“元凶”,如果干辣椒继续滑入更深处,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65岁的王老伯反复咳嗽三月余,在社区及门诊多次就诊,肺部CT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予以抗感染、止咳等处理,病情总是没有缓解,医院光谷院区呼吸科找郭红荣主任就诊。郭红荣主任通过仔细阅读CT片,建议王老伯做纤支镜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右上支气管腔内见一新事物,病理证实为鳞癌。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系肺癌早期,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郭红荣主任说,纤支镜检查是呼吸科非常成熟的常规检查手段,医生将一根带有探头细而柔软的管道从患者的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直至各支气管段口进行检查和治疗,患者是在麻醉下进行检查的,过程并不可怕。对于一些长期迁延不愈的咳嗽患者,为探究病因进行纤支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咳嗽是表相“真凶”或藏在别处上个月,郭红荣主任接诊了一名中年患者刘先生,他说自己咳嗽有好几年了,就是干咳,没什么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为慢性咽喉炎,试了各种抗感染、止咳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郭主任仔细询问病史,问出了一句“有时候吃完饭后咳得特别厉害”,经过初步检查后,郭主任初步判断刘先生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郭主任安排消化内科医生参与会诊,进行胃镜检查,果然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郭红荣介绍说,胃和食管之间有一个“闸门”,正常情况下,这个“闸门”只允许食管里的食物进入胃,不允许胃里的食物反流回食管。但有些人“闸门”出了故障会变松,如果吃得比较多,或是吃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里的食物就会反流进食管,从而刺激咽喉部引起长期反复咳嗽。
但也有一部分胃食管反流患者并不会出现“吃饭后咳嗽加重”这样典型症状,不典型的症状还可能包括:频繁的清嗓子、反复发作的哮喘、治不好的慢性鼻炎、咽部异物感等,这时也应该考虑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可能。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病因也会引起咳嗽,比如鼻窦炎、心脏病、部分口服的降压药等,同时部分患者的咳嗽跟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出现咳嗽这一症状时,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就医确病因,尽早得到合适的治疗。
头晕也可能是“心门”没关上
名医简介
王忠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心外科工作28年,擅长各种婴幼儿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的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患者最小体重2.2kg,最大年龄83岁。曾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泰国心血管外科交流学习,获新加坡医学会医师注册,主刀各类心脏手术例。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8:00-12:00
大家都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对的,但真到了自己身上哪不舒服时,往往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46岁的邓先生近半年来一直被活动后头晕的症状所困扰,曾多方就诊,却一直没找到病因。今年5月单位体检做心脏彩超时被告知自己心脏出了问题,经检查最终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医生告诉他此前头晕就与此有关。6月,邓先生在医院心胸外科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症状消失。
心脏出了问题为何表现为头晕?据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忠明教授介绍,邓先生所患的疾病准确来说是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又称风心病,目前在我国是导致心脏瓣膜病变的主要病因之一。如果把心脏想像成一栋有4个房间的房子,那么瓣膜就是房门,每扇门都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确保血液只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
主动脉瓣是心脏里4个瓣膜之一,相当于整栋房子的大门,如果它关不上,在心脏跳动时就会有一部分血液回流进心脏里,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包括大脑在内很多重要脏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引起如头晕、心悸、胸痛、乏力、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
每个患者身上出现的症状种类及程度不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上面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头晕跑去看神经内科,呼吸困难去呼吸内科就诊,严重的还会延误治疗。
得了风湿性心脏病能靠吃药治好吗?风心病虽然高发,但普通人了解得并不多。“只看病名,很多人会把它和中医所说的风湿联系起来,以为吃药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王忠明解释说,中医说的风湿是风寒湿热等侵袭人体导致肢体、关节等处的疼痛反应,而风心病是由于感染风湿性链球菌从而对心脏瓣膜造成损害,是一种结构性的心脏疾病。
据了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在较长时间内无症状,即使出现明显的症状也可存活长达10年~15年,但任由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风心病的早期可以无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乏力、心慌气短、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到了晚期则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栓塞、心功能衰竭甚至心脏骤停、猝死。”
王忠明表示,目前来说,诊断风心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心脏超声检查,一旦确诊就要及时干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内的心脏瓣膜疾病,药物仅仅能对因此造成的心功能恶化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外科手术仍是现阶段最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他提醒,目前风心病的成因尚没有确切的解释,但是仍有一些高危因素值得大家注意。一是环境,一般来说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如南方地区,该病的发病率更高,如果生活在这些区域,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要格外重视;二是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牙周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中耳炎等急性链球菌的感染,一旦发生时,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避免治疗不及时引起风心病。
现代健康报原创稿件
?医师节名医感言:“无才”是医生最大的“无德”
?送你一套长寿秘籍
司与懿靠它熬死曹家三代,比诸葛亮多活20年!
?医院就搞事情!掀衣服、扯领子,个个被“贴标”,他们却说每年来报到,身体才自在…
?退休老教授吃素20年突陷昏迷!60%的老人营养不良八成竟是这个原因…
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记者:王恺凝通讯员:陈敏李菡韩悦
编辑:余丹夏设计:余丹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