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20/5777893.html前列腺增生
男性,65岁。尿频、尿急、夜尿多。
图1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CT平扫明显增大(图1A),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B,C),突入膀胱,推移精囊,但前列腺轮廓规则,精囊虽受压局部形态相对规则。中央内扁环形低信号区为导尿管影。
良性前列腺增生表现前列腺体积增大,其上界明显超过耻骨联合上缘,病灶较大时向上突向膀胱,增强扫描后增生结节强化较明显,可见病灶向周围压迫外周带致外周带变薄,严重者外周带呈“包膜”样,也即前列腺外科包膜,CT不易显示,MRI易于显示。增强扫描时因增生结节血供相对丰富故强化较显著,但多不均匀。
前列腺增生突向膀胱时,膀胱壁多无不规则增厚,精囊受压可移位及略变形,其局部无增粗隆起,内部一般无异常病灶,精囊膀胱三角正常,与前列腺癌侵犯精囊和膀胱不同。若前列腺内癌灶局部轮廓无变化,强化无差异,则无法鉴别。
首选经直肠超声和MRI,螺旋CT薄层扫描小间隔重组及三维成像,可提高分辨率及鉴别诊断能力。MRI可显示前列腺的内部各区带的结构,判断增生结节的发生部位,多平面成像整体观好,并且可以做MR波谱分析,有助于诊断。对前列腺增生和肿瘤的鉴别明显优于CT,对突向膀胱的增生结节显示较好,与膀胱病变较易区分,但对前列腺中央腺的较小肿瘤≤1.0cm;仍存在困难。
穿刺和临床随访证实前列腺增生。
CT和MRI对前列腺增生诊断无特异性。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外周带,当有密度差或轮廓改变时可以发现;少数前列腺癌起源于中央带,无法与前列腺增生结节区分。若精囊内出现异常病灶时,需考虑前列腺癌侵犯可能。若精囊受压而未见形态密度改变时,则肿瘤可能相对较小。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