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对心脏疾病的一个总称,有很多原因导致患上心脏病,当然心脏病的类型也有多种。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脏病,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适当的心脏保健。那么常见的心脏病有哪几种呢?下面专家为大家总结:
心脏病有哪些?
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大致分为六种类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抽烟、糖尿病、高血压等致使血管硬化狭窄,血液无法流通,使心肌缺氧而受损的心脏病。该病患者在体力运动过程中或是平卧时会出现胸闷胸痛、气悸或是呼吸困难等。冠心病是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对患者的伤害极大,该病在年就成为了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2.高血压性心脏病
顾名思义是与高血压有关系。高血压患者长期得不到正常治疗,或是日常生活不规律,会导致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患有该病的患者容易气急,难以呼吸,病情严重者端坐时会咳嗽出带粉红色泡沫的口痰。另外,高血压会损害冠状动脉血管,使血管硬化狭窄,所以我们经常说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姐妹病”,两者经常“出双入对”。
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该病患者一般有风湿热病史,而它的致病菌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在美国,该链球菌每年导致万例链球菌性咽喉炎与轻度皮肤感染,而链球菌性咽喉炎治疗不佳就会很有可能会引起风心病。另外,风心病容易引起并发症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中的房颤最为常见,经统计,2.5%~4%的房颤患者会突然死亡。
4.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患者大多数本身患有关于支气管或肺的疾病。另外,较少一部分人是由于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与肺血管疾病所引起。该病代偿期时,会出现咳嗽咳痰、气急、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心悸、无法持续劳动等。严重之时,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
5.风湿性心脏病
简称风心病,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不同的是,该病的致病菌为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中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患的常见症状有咳血、多汗、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心绞痛可发生在任何时候,且痛感与年龄成正比。
6.先天性心脏病
某些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会导致婴儿在妈妈腹中时心脏发育异常,且病变波及心脏各组织。该病的遗传因素仅占约8%,绝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环境污染、准妈妈怀孕时服用药物、病毒感染、辐射等都有可能会影响宝宝心脏发育异常。得了该病的患者多数在小时候容易感冒,且反复感染呼吸道,生长发育缓慢,体质衰弱,哭闹后口唇、指甲易变青紫色。另外,该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症也会逐渐增多。
经常按揉三穴位,心脏病不找你
心脏病是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高发的疾病,而且死亡率很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心脏病的预防,中医介绍,经常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就可以对心脏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第一:内关穴
内关穴怎么找?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不是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是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不管你是心慌也好,胸闷也好,胸痛也好,或者是经常出现晕厥也好,都可以来按摩这个穴位。具体怎么来按?你就用拇指压揉它就可以了。用一定的力压揉,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你会感觉到有明显的酸痛,这就能起效了。如果你按上去什么感觉都没有,不会起效的。没病时按摩可以保健,如果难受起来马上按揉,难受可以很快缓解。平时保健每天按摩2-3次就可以了。每次按摩时间5-10分钟,不用太长,两边的内关穴可以交替进行。
有人会问,内关穴为什么能够治疗心脏?这是古人治疗胸部疾病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个穴位是心包经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它的疗效是公认的,是整个中医公认的。
第二: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是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你可以用大拇指顶着这个穴位,顶到什么程度呢?顶到局部有酸痛的感觉,胸痛腹痛一会儿就缓解了,这个穴位缓解心绞痛是非常快的。它是20多年前一个军医发现的,他还发明了一个东西,就是在这个穴位里放一个小弹簧,胸痛的时候往椅背上一靠就可以缓解,但在体内放进一个异物还是不好啊。平时可以让别人来帮助我们按摩按摩这个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
第三:鸠尾穴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是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是“膏”的原穴。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的病变。大家都听说过“膏肓”吧,“病入膏肓”就是病比较严重。
“膏肓”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古代有好多解释,现在通行的解释就是心脏的下面、膈的上面,把这个地方叫膏肓。其前面对应的正是鸠尾穴,说明这个穴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穴位。但是用这个穴位治疗心脏病心绞痛,书上没有记载,这是我在临床上发现的一个穴位。
从预防心绞痛的角度来讲,鸠尾和至阳是两个很好的穴位。鸠尾和至阳这两个穴位还有一个特点,从神经解剖的角度讲,前后是一个神经节段,但至阳穴不便于自己操作,鸠尾穴方便自己操作。
经常吃这些食物,预防心脏病
为了维护心脏健康,免受心血管疾病的侵袭,在坚持体育锻炼与戒除不良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若经常食用下列食物,就能使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92%。
1.香蕉胜似心脏药物
为了降低血压,不仅要少吃食盐,还应当增加钾离子的摄入量,由此加速钠离子的排泄。如今,人们摄入钠离子的数量远远超过钾离子,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病率与日俱增。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你只需多吃香蕉就可以了,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钾离子。富含钾离子的食物还有土豆、西红柿酱、利马豆、酸奶、哈密瓜、柑橘等。
2.心脏的保护神——大麦食品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经批准在大麦与含大麦的食品上标明“具有减少冠心病危险作用”的字样,因而大麦食品也成了心脏健康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大麦中的可溶性纤维素能够降胆固醇含量低,而胆固醇则恰恰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元凶之一。因此,平时还是多吃一些全麦、大麦食物为好。
3.添加一点亚麻籽
亚麻籽是欧米茄-3脂肪酸的植物来源,这种脂肪对于维护心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把亚麻籽添加到饮食中不但能防止红细胞凝集而阻塞血管,而且会使心脏病危险降低46%。每日在酸奶、燕麦粉、麦片粥或者色拉中撒上两羹匙亚麻籽末,心脏健康就有了良好的保证。
4.莫忘吃蓝莓
刊登在美国《营养生物化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蓝莓能够增强血管对付氧化性损伤的能力,对预防心脏病大有好处。我们已经知道,蓝莓能够降低胆固醇、防治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如老年痴呆等)。蓝莓之所以能够发挥防治心脏病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于预防及治疗老年病具有显着的意义。
5.补充维生素D与鱼油
尽管目前人们对各种维生素预防心脏病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但是维生素D与鱼油对心脏的保健作用却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证明。临床随机试验表明,鱼油是目前最为可靠的防治心脏病死亡的营养补剂。因为鱼油中所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能够稳定心脏病的生物电系统、降低血压与血脂、延缓动脉斑块形成以及消除体内各种慢性炎症。最近,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在预防心脏猝死方面,鱼油要比“他汀类”降脂药物更加有效。维生素D的营养保健作用更是数不胜数,维护心脏健康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身体摄入维生素D的数量不足,会使血管外周动脉疾病危险上升80%,并增加患糖尿病危险。
6.喝绿茶
绿茶中含有多种作用强大的抗氧化剂,不但能降低胆固醇,而且能降低血压水平。为了获得这种保健益处,每日最少饮用毫升绿茶。
7.用大蒜做调味品
大蒜是一种集调味与药用于一身的食疗佳品。目前,大蒜的医疗价值及保健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