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抗凝药需要

抗凝药是一类阻止或减少血液凝固、延长凝血时间的药物,常用于预防及治疗血栓性疾病。那么,抗凝药一旦使用,就必须终身服用么?

戳下方视频,看看专家怎么说

那可不一定,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用药:有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中、高危风险患者,应于手术前2~12小时开始服用抗凝药,并持续至出院或术后14天。

第二,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性用药:反复多次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是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的。首次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仅对伴随活动性肿瘤或抗凝血酶缺乏等特殊情况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大部分患者建议先服用3个月的抗凝药,疗程结束之后再评估抗凝和出血风险,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服用抗凝药。

第三,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用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风险较大的患者是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的。但是如果进行了射频消融术,且术后房颤症状消失,再服用2~3个月的抗凝药一般就可以停药了,无需终身服药。

患者常常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也称为抗凝药,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对的。抗血小板药又称为血小板抑制药,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及释放,达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用于溶栓后的序贯治疗和心脑血管疾病血栓事件的预防。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l/104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