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在临床上的应用,从它的锻炼步骤来说,其适应范围是很广泛的。过去虽然也用此法治疗不少患者,但未做病历记载。用于临床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虽仅几年的时间,从临床治疗效果上看是令人满意的,它对许多慢性病都有效,并以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效果最好。
由于太极内功之功法较复杂,步骤较多,兼以动静相兼,各步功法有各步的要求,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功法中的一步、一个姿势或一个意守法或一个呼吸法,进行实验观察。
太极内功的姿势,一般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一)卧式为主
适用于身体虚弱、年老气衰及重病者,胃下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肺结核、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形成后遗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等症均以卧式为主,辅以坐式和靠坐式。
(二)坐式为主
适用于一般病情较轻,体质尚好,或经过卧式治疗有一定效果者。坐式可与卧式、站式配合。另外,神经衰弱、遗精、阳萎、关节炎、月经不调、附件炎、风湿症等病症都可采用坐式,
(三)靠式为主
主要治疗较重的高血压患者、脑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和较重的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辅以卧式和站式。
(四)站式为主
适用于身体较好,病情较轻、疾病单纯的患者,神经衰弱、失眠症、高血压、早期脑动脉硬化都适用,配合抓闭呼吸治疗遗精、阳萎、早泄效果最好,可以固精养身。辅以坐式和卧式。
在姿势的运用上不可机械固定,而是依照病情、体质、锻炼目的等不同灵活运用。运用中既要使病人感到j舒适自然,又要达到锻炼要求。练功的势式和疾病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不可变的。一种功法可以治疗一种疾病,也可以治疗许多种疾病;一种疾病可以用一种功法治疗,也可以采取多种功法治疗,这就是功法上的临床辨证施用。
此外,太极内功还有它独特的系统锻炼方法,这就是除了治疗上可以灵活选用功法外,在用于强身保健、增强太极拳技击能力方面,又必须严格遵循锻炼步骤,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大极内功的呼吸,也是分步炼习。在临床应用中,可依据病情、病种、体质等灵活选择。如果是用于保健强身或增强拳术技击能力,必须按规定依次锻炼。太极内功操作法中介绍了七种呼吸法,即自然呼吸法、导引运气法、抓闭呼吸法、喉头呼吸法,意识呼吸法、内转呼吸法、沉气呼吸法。这七种呼吸法除沉气呼吸法外,另六种呼吸法是太极内功锻炼中由浅入深的六个不同阶段。在临床上,可根据病情任选一种呼吸方法进行练习,不必逐一都练习。如沉气呼吸法,可以做为各种功的准备呼吸,适用于初期练功者、老年虚弱者。各种病症均可选用这种呼吸方法,而它又主要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经临床实验证明,这种沉气呼吸法对高血压症有满意的疗效。
导引运气法可以治疗溃疡病、胃下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失眠、关节炎、高血压等,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抓闭呼吸法主要治疗阳萎、遗精、早泄、胃下垂等。内转呼吸法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肠炎、月经不调、附件炎等。导引、抓闭、喉头、内转等呼吸法又可以做为巩固疗效强壮身体之用。总之,对呼吸、姿势的运用,要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临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太极内功的意守要与姿势、呼吸法相结合,尤其是与呼吸方法结合最为重要。因为气离不开意来引导,而意又无时无刻的不在领气,意气相依不可分离。它的运用原则和呼吸方法基本相同。如高血压患者采用意守解溪法或涌泉法,失眠患者采用命门连线意守法,遗精、阳萎患者采用意守命门法、妇女病症采用意守前丹田(关元)法。带功练拳、技击采用神通于背和意守上丹田法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