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每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决定在11月18日-24日组织开展“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以“团结起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
我们应该怎么做?
科普小课堂
抗微生物药物认知的常见误区
!
误区一抗微生物药物=消炎药
老百姓常常把抗菌药物叫做消炎药,这是不正确的。
微生物感染可以造成炎症反应,但是炎症不都是由于微生物感染造成的。抗微生物药物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杀灭致病引起炎症的微生物。
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包括甾体类和非甾体类药物。甾体类主要包括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栓等功能的药物。
所以,消炎药≠抗微生物药物。
!
误区二抗微生物药物是万能的
很多人在感冒、发烧时会自行服用抗微生物药物。其实,大多数的感冒发烧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性感染无作用。如果滥用抗生素,不但无作用反而有害,会破坏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需要应用抗微生物药物时,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
误区三抗微生物药物越新越好
引起疾病的病原体是不一样的,而每一种抗微生物药物针对不同病原体。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抗微生物药的耐受性及敏感性也是不一样的。抗微生物药物种类较多,但只要这种抗微生物药物对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敏感、临床疗效好,就是好药。
(文章图片及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
中医科主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的特点,对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厌食症等);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帕金森综合症、情感疾病、失眠症等);肿瘤性疾病(食道癌、胃癌、肝癌、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系统治疗、调整阴阳、协调人体机能。
内科主治:三高症(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风心病、肺心病、脑梗塞)、胃溃疡、急慢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针灸康复理疗科主治:(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月子病腰疼、中老年腰腿痛、腰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扭伤、崴伤、老伤等、筋骨类病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