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见病之中成药使用咳嗽

咳嗽是让各位家长最烦躁的症状,没有之一。有的家长能够忍受发热烧到40度,但是天天咳嗽根本受不了。所以我们第一堂课讲的就是咳嗽。

咳嗽有很多的中成药可以选用,都针对不同的咳嗽类型。《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了咳嗽的复杂性。所以大家咳嗽吃几副药没有好不要去怪医生,疾病与人体太复杂了,而且咳嗽忌口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好了,咳嗽一般在中医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壅肺咳嗽(肺炎)、燥咳、阴虚咳嗽、积食咳嗽、肾虚咳嗽、肺脾两虚(气虚)咳嗽等等,我们下面就分别来说一下,让大家有个基本的了解和辨别。

1、风寒咳嗽。这个咳嗽是非常常见,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咽痒,痰稀薄色白。常伴有头痛,鼻塞,眼痒,喷嚏,恶寒无汗,全身酸痛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另外在风寒咳嗽当中经常出现兼湿、兼饮咳嗽,因为现代人肺部多湿多饮。若兼湿则多见:咳嗽痰多色白量多,兼有胸脘作闷,鼻塞,流清涕,全身酸痛,易疲劳,舌苔白腻,脉濡。兼饮则多见:咳嗽,咳痰量多有泡沫,咳逆上气,胸闷,舌淡红,苔薄白滑利,脉浮紧或弦滑。

所以我们在治疗这三种咳嗽的时候,可以有效针对性的运用现成的中成药,以达到迅速缓解病情的作用。

风寒咳嗽用通宣理肺丸;风寒兼湿咳嗽用通宣理肺丸+二陈丸;风寒兼饮咳嗽用小青龙合剂。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成份:紫苏叶、陈皮、前胡、半夏、麻黄、桔梗、麻黄、甘草、茯苓等。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成份: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生姜。

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止咳平喘。本品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成分: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蜜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2、风热咳嗽:临床可见咳嗽,干咳无痰或痰黄稠,或发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或脓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成份: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素油。辅料为:蔗糖、纯化水、苯甲酸钠

橘红丸:清热,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成份:半夏、陈皮、地黄、茯苓、甘草、瓜蒌皮、滑石粉、化橘红、桔梗、苦杏仁、款冬花、麦冬、石膏、浙贝母、紫苏子、紫菀、硬脂酸镁。

3、痰湿咳嗽:咳声重浊,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胸闷纳呆,困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

二陈丸:见上文

参苓白术丸:健脾、益气。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成份:人参、茯苓、麸炒白术、山药、炒白扁豆、莲子、麸炒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4、积食咳嗽:咳不定时,喉中痰鸣,不思乳食,脘腹胀满,时有疼痛,嗳腐吞酸,烦躁哭闹,夜卧不宁喜趴睡,手足心热喜脱鞋袜,大便秽臭或便秘或颗粒状,苔薄白腻,脉滑。

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成份: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莱菔子(炒)、陈皮、麦芽(炒)、连翘。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痰热证,症见: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等。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

5、痰热壅肺咳嗽: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或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属痰热壅肺证者。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麻杏甘石合剂:辛凉宣肺,平喘止咳。用于外感身热,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蜜炙)。

6、燥咳:秋季多见。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枯燥。

蜜炼川贝枇杷膏: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成份: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陈皮、水半夏、北沙参、五味子、款冬花、杏仁水、薄荷脑。辅料为:蔗糖、蜂蜜。

秋梨润肺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成份:梨、百合、麦冬、川贝母、款冬花。辅料为蜂蜜、冰糖。

7、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百合固金颗粒: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成份: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辅料糊精、蔗糖。

8、肾虚咳嗽:

肾阳虚:咳而遗尿,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

桂附地黄丸:本品用于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成份:茯苓、附子、牡丹皮、肉桂、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泽泻。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成份:地黄、山药、酒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盐车前子。辅料为蜂蜜。

肾阴虚:干咳无痰,五心烦热,潮热烘热,头目眩晕,口干咽燥,入夜为甚,失眠盗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闭经,崩漏,便秘尿赤,形体消瘦,舌红少津少苔,或干剥,脉细数或弦细数。

蛤蚧定喘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本品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成份:百合、鳖甲、甘草、蛤蚧、瓜蒌子、黄连、黄芩、苦杏仁、麻黄、麦冬、石膏、紫苏子、紫菀。

9、肺脾肾虚咳嗽(气虚咳嗽):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反复感冒,苔薄白质淡,脉弱。

固本咳喘胶囊: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见上述症候者。成份:党参、白术(麸炒)、茯苓、麦冬、补骨脂(盐水炒)、灸甘草、五味子(醋制)。

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本品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成份: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制)、陈皮、甘草(蜜炙)。

疾病是复杂的,人体的生理病理处在不停的变化当中,以上均为个人建议,不代表医生观点。各位没有中医学知识的朋友建议到各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

古法育儿林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1071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