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在保健养生中有着神奇的力量,受到历代医家和养生家的青睐。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记载:“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又有:“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记载。
艾灸疗法是透皮给药,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中药外用”法,艾灸甚至不用接触皮肤,它是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体表一定的穴位,顺经络的传导作用,直达病灶。所以说艾灸是最安全,最无害的自然疗法,可以大胆尝试,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有句话“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灸之”,“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爱也”,就是说药和针解决不了的病,须要使用艾灸疗法来治疗,所以自古以来,一直有灸能治百病的说法。
灸,中华传统养生精华,经过古今医学的生理作用与大量临床验证,能直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调理亚健康有独到之处,有着及其他保健方法,无可比拟的效果。
今日培训课程安排
郭老师讲解艾草相关知识
范老师讲解常见保健取穴方法
保健按摩手法实训课程
课堂上的学员们
风寒感冒的艾灸方法
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正值此时气候变化较快,早晚温差和室内外的温差都较大,机体受到忽冷忽热的反复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故而季节交替是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
研究发现:
秋季感冒风寒感冒比较常见,风寒感冒常见表现有怕冷、低烧、鼻塞、鼻涕呈清水样、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渴但不想喝水,说明体内不缺水或渴喜欢喝热饮~
给大家的建议是,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秋季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养生,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若睡前担心孩子受凉盖得较厚,当孩子感到燥热时就会“踢被子”。到了下半夜气温下降,踢光被子的宝宝不能及时加盖被子,此时容易受凉感冒。
那么风寒感冒的如何取穴?
主穴:大椎、风门、肺腧、曲池
大椎穴
阳气汇聚一个点就是在大椎穴,虽然我们说的是感冒,但是同时有一些皮肤病,也可以用这个穴位,因为感冒是跟肺相关,那么肺是煮皮毛的,所以用感冒的思路去调节一些皮肤的问题,同样也能起到效果,比如风诊,湿疹等~
主治:解表通阳,清脑凝神,疟疾、咳嗽,喘逆、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呕吐、风疹等病症。
风门穴
一切风症皆阻之,所有与风相关的都能用,比如:痛风,中风,羊癫疯,风疹块,风寒风湿,等等一切风症皆阻之~
比如脑出血的,在风门穴放血没准就救人一命了~
同样所有的皮肤病,流鼻血,咽喉炎,扁桃腺炎,风门穴,比如:突然哮喘的话赶紧用上:风门穴和定喘穴
: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病症。
肺俞穴
: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症,具体取穴方法同上。
曲池穴
几乎老年人必用,因为这是降压穴,所有的高血压,包括由高血压引发的比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通过长期的刺激,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前面讲的都是和肺相关的穴位,那么曲池是大肠经上的穴位。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