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气促
吸气时出现喘鸣
稍微动一动就咳嗽、咳痰
总感觉出不了气
正常的呼吸,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气
管
狭
窄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管瘢痕组织形成,管腔变窄或闭锁,导致呼吸甚至发声功能障碍的疾病。
气管狭窄怎么办?
撑开!
近来,南京医院呼吸内科顺利完成两例经硬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为广大患者就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病例1
45岁男性患者
病因:因外伤后行气管插管术,成功拔管后出现严重气管狭窄并气管食管瘘。
状况:患者气管最狭窄处直径约5毫米,胸闷气喘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生活,且为患者后续瘘口治疗的麻醉带来严重挑战。同时气管食管瘘易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呛咳误吸,导致肺部感染。
医院就诊后,呼吸科冯旰珠主任及陈晓林副主任认真分析其病情,决定为其实施硅酮支架置入术,同时解决狭窄和瘘口的问题。
呼吸科介入团队进行详细地术前准备,包括术前仔细分析胸部CT测量狭窄段及瘘口相关数据。
手术中,冯旰珠主任和陈晓林副主任首先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先将患者气管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气管扩张开来后,将硅酮支架成功置入气管狭窄部位,支架一次放置成功,位置满意,解决了患者气管狭窄及气管食管瘘的问题,为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
术后患者气喘症状明显好转,并可继续进行瘘口食管端的治疗。
病例2
66岁女性患者
病因:既往有风心病和结核病史十余年,严重气管狭窄。
状况:患者气管上段最狭窄处直径约4毫米,胸闷气喘症状明显。
这位患者与前一位患者不同,医院进行检查后,胸部CT提示和支气管镜提示其气管上段最狭窄处直径约4毫米,且狭窄段距离声门太近,不能像前一位患者那样放硅酮支架。
在治疗过程中,冯旰珠主任和陈晓林副主任在硬质支气管镜下为其进行多次电切和球囊扩张,将气管直径扩大至约1厘米。
术后患者活动后气喘症状明显好转。
经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置入术
气道内介入治疗
目前气道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良恶性气道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冷冻、电切及气道支架置入等方法。
金属支架
传统金属支架操作相对简单,在软镜引导下即可完成放置,有术后不易移位、分泌物易排出等优点。
但也有其局限性,即组织相容性差,容易刺激气道产生肉芽组织增生,导致气道再次狭窄。
硅酮支架
硅酮支架由于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易产生肉芽组织,不易穿孔,且可堵塞相关瘘口,尤其适用于良性狭窄。
缺点是分泌物不易排出,支架置入后需要每日在家气道雾化。
硬质支气管镜技术
因气管狭窄发病率很低,硬镜技术难度和风险也大,硬镜下的介入诊疗技术近几年才在一线医院逐步开展。
医院呼吸内科在多学科MDT的协助下顺利开展硬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是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主编:董玲
供稿:呼吸内科
编辑:范雨舟
南京医院
觉得好看点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