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感染诊断再添利器,革兰氏阴性菌鉴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

多药耐药(MDR)革兰氏阴性菌成为ICU重症感染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和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重症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高达70%。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血流感染在治疗上存在较大不同。由于G+/G-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用于治疗G+/G-菌感染的抗生素因而也有所差别。在治疗上,大多数G+菌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G-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和氯霉素等敏感。

正因为G+/G-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快速区分G+/G-菌对早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快速区分病原菌是G+还是G-,对于患者预后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意义重大。对于ICU重症患者,抗生素精确指导及用药对于其本就充分发挥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微生物培养和血流感染标志物检测鉴别G+/G-菌感染。

原国家卫计委早在年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和《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国卫办医函[]号)中就已明确提出了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概念,并强调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以及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又再次提及了该概念,且于年4月7日,国家卫健委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上半年相关政策频繁出台,进一步说明和强调了耐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以及炎症感染标志物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在微生物学诊断的基础上,联合监测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判断感染,指导治疗。PCT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较好,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分级、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然而目前研究认为,PCT升高对于区分不同类型细菌(鉴定菌种)的性能一般,但可供临床参考。

然而,IL-6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可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等产生。IL-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都可上调各种细胞中IL-6基因表达,而细菌脂多糖(LPS)、病毒RNA、感染产生的中介物质可刺激受感染细胞及免疫细胞分泌IL-6,且浓度与炎症性疾病及感染程度直接相关。

研究显示[1],G-菌血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G+菌血症患者(P0.),在脓毒症患者中,CRP和IL-6与感染程度正相关。利用IL-6联合细菌培养能更早期的鉴别诊断出G+/G-菌,针对性的指导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价值。

图1:WBC、CRP和IL-6在革兰氏阳性菌(GP)和革兰氏阴性菌(GN)组间的水平

研究表明[2],IL-6水平在G-菌和G+菌中的差异要大于PCT。两者联合检测能更好的辅助鉴别G+/G-菌。PCT、IL-6均明显升高,则G-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若PCT高,而IL-6不明显,则应考虑G+菌的可能性大。

图2,对照组、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血流感染组的CRP、PCT及IL-6检测结果

鉴别G+/G-菌,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对临床具有重要的价值。IL-6在辅助鉴别G+/G-菌的价值要优于CRP和PCT,但PCT诊断细菌感染具有高特异性,与IL-6联合能显著提高血流感染诊断的价值。诚如《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所指出的,“没有一个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

IP组合,联合检测,大势所趋!

天辰CL-应用优势:

快:速度快,首结果10min,T/h,急临床急诊之所急准:结果准,磁微粒酶促化学发光法,红细胞压积真实测量,辅助临床医师诊疗更精准小:体积小,<0.14m3,更适应临床科室有限空间,有限体积,无限应用可能简:全自动,全血上样,穿刺取样,傻瓜式操作,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

天辰CL-市场定位:

医院发热门诊、多种临床科室(心内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急诊科、ICU/CCU、儿科等)

天辰CL-应用优势:

快:速度快,首结果10min,T/h,急临床急诊之所急准:结果准,磁微粒酶促化学发光法,辅助临床医师诊疗更精准小:体积小,<0.2m3,更适应门急诊、发热门诊、临床科室等有限空间;有限体积,无限应用可能简:操作简,全自动,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天辰CL-市场定位:

医院门急诊检验科医院多种临床科室(心内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急诊科、ICU/CCU)

天辰综合优势:

支持全血测试化学发光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远远优于荧光免疫层析法多联检快于其它方法学单项目时间:IP组合两项11min出结果,大大优于其它方法学具备连续监测患者某一指标变化趋势功能,为伴随诊断和监测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参考资料:

[1]RyuzoA,ShigetoO,TomohitoS,etal.Gram-negativebacteremiainducesgreatermagnitudeofinflammatoryresponsethanGram-positivebacteremia[J].CriticalCare,,14(2):R27.

[2]时宇,董瑾,李少增,等.血清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血流感染诊断价值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3(11):-.

[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年版)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92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