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01
前言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从到,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涌现了大批英雄,学习党史,是为了不忘初心。
让我们一起读党史、学党史,从英雄先烈们的身上,汲取初心传承的力量!在完成年攻坚任务中,在助力集团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02
人物介绍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李素芝,男,山东临沂人,年4月生,中共党员,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自年入藏以来,长期在藏工作。历任西藏军区边防第一团卫生队军医、医院军医、医院院长、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年6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年5月,中央军委记李素芝一等功一次。年8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李素芝“雪域高原好军医”荣誉称号。
03
党史小故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年,22岁的李素芝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成绩优秀表现出众的他,医院——医院工作,然而,这并不是李素芝追求的终点。那时,医院经常收治一些边防部队军人。一次,一位从西藏边防部队来的军人住进李素芝所在的科室,李素芝和他成了朋友。一次聊天中,边防军人说起西藏缺医少药的艰苦状况,李素芝的心沉了,也动了。当天夜里,李素芝铺开纸笔,郑重写下了到西藏工作的申请。
就这样,年12月,李素芝自愿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风尘仆仆地来到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一干就是40年。初到西藏,李素芝被医院,他却主动要求下基层卫生队。在边防一团,李素芝跑遍每个连队、每个哨所,为每个官兵建立了健康档案,逐个记录官兵在高原年度生理化参数。大到开颅、小到阑尾手术,他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0多万字的高原医学笔记。在边防村寨,李素芝走村串户,调查高原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高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成为他研究的重点、立项的课题。
年,李素芝调到医院工作,他的第一个病人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8岁藏族姑娘卓玛。由于卓玛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去世了,卓玛的离去给李素芝深深的震撼。在接下来的普查中,让他更吃惊的是:在近2万名普查人口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就达60名,卓玛那美丽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一次又一次在他的脑海里闪现,医院的同事们说:“不管用多长时间、多少年,一定要磨快手中的这把‘剑’,攻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的难题,消灭这个高原‘第一杀手’”。
然而当时条件艰苦,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用的动物、没有设备、没有器材、没有经验。可是这一切没有让李素芝退却,他决定从动物身上积累高原先天性心脏手术经验。
很快,他申请到了一个旧仓库作为实验室,又从自己的工资里自筹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器材等。没有实验用的动物,他就和同事到外面捉野狗。
在实验中,李素芝经常被野狗咬得遍体是伤,春去秋来,这个实验一做就是20年。在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再实验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历了多达次的失败后,年11月10日,他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海拔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给广大西藏人民带来了福音。此后,他共为余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免费治病,手术成功率达98.6%。
李素芝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多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多项,开展新技术项,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
李素芝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却对亲人有着无限的愧疚。年初,母亲病危,他却因手术试验正进入攻坚阶段而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母亲病逝后,父亲又重病卧床。面对床前端水喂药的儿子,深明大义的父亲说:“国家的事比我重要,还是早点回去吧。”两个月后,父亲也病逝,相距遥远、工作繁忙的李素芝仍没能送老人最后一程。李素芝的妻子叫郭淑琴,是他军校同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利用春节放假带着女儿来到拉萨团聚,而丈夫不是到边防巡诊,就是泡在手术室。“40年来,一家人仅过了一次团圆年。”虽然如此,妻子却从来没有埋怨过。
李素芝进藏工作40年来,情系高原、无怨无悔,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把西藏各族人民视为自己的亲人,把西藏当做自己的故乡,被高原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雪域神医”、“西藏人民的好‘门巴’”。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