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万人的全民核酸,如何更快更好普通

图源:采访对象

3月28日凌晨5点,上海市进入分批封控阶段。从浦东到浦西,每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人都经历着疫情大考。

在短时间内要完成万人口的核酸检测,如何才能不让检测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全民核酸时代,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怎样才不会被遗漏?

尽管都在“家里蹲”,但上海人民也没放弃思考。除了晒“大礼包”、用蔬菜蹦迪外,无数上海普通人的奇思妙想,正在慢慢点亮这座城市,用不断完善的社区管理、自我管理方式,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上海,帮助上海更科学、更安全地走出疫情。

一部《参考》

指引小区全民核酸规范、有序

最近几天,一篇名为《高效有序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操作指引参考》(以下简称《参考》)的文章在朋友圈流传。这份多字的《参考》不仅详细列出了从志愿者招募到组织采样以及居民撤离的十一个具体步骤,而且提供了定点开展核酸检测和流动开展核酸检测两种不同的方案。

《参考》还有一个番外篇,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如果小区内多人混检的检测结果异常,在需要重新进行采样再次检测和小区居民被通知核酸检测阳性两种情况下,居委和小区居民该怎么办的问题。”

短短3天内,这份《参考》已经更新了两个版本。

这份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堪称保姆级的《参考》并非来自官方,而是由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的律师们一手打造。团队组织者、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闽键告诉《IT时报》记者,整个《参考》从开始筹备到完成只用了6个小时。

3月28日晚,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工作群里,一位兼职律师谈起自己检测核酸时提到,一些社区在做核酸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混乱的情况,有二次感染的风险,希望官方能够发布一个指引,帮助小区更规范、更科学地进行核酸检测。

当时,浦东新区已经进入封控状态,而在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上海市还将至少进行2轮核酸检测。这意味着,每一个社区都将面临如何科学、安全检测核酸的难题。想到此,游闽键觉得兼职律师的提议非常好,立马将这个建议以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给了相关部门。

等待回应的间隙,又一个念头闯入游闽键脑海——与其等待,不如先做点自己能做的。说干就干,游闽键马上在工作群里召集有志愿者经验的律师,组建了一支9人小团队,开始着手构思核酸检测指南。

“当时我们发现,主要痛点是排队乱、间距难保持、小区楼层人数统计不准确,尤其是采样时间,居民很难预测。”28日晚上9点多,游闽键和团队将小区核酸检测中的痛点难点逐条列出,大家一起想办法想对策。拿不定主意时,打电话请教专业人士,再将他们的答复整理成文字。29日凌晨3点,一份初代《参考》终于诞生了。经过一天打磨修订后,便成了我们看到的《高效有序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操作指引参考》第一版。

“第一版《参考》发出去后,很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f/115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