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该如何调理

如何诊断是否是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228/5964818.html

现在正好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大暑阶段,今天给大家探讨一下中医讲的这个冬病夏治,这是咱们这个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季节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了传统的一些治疗方法。根据黄帝内经,讲到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在这个三伏天,一伏二伏三伏,我们现在是在中伏上,在这个伏天里头,我们人的肌肉皮肤毛孔,是处于开合状态的,也是处于开泄的状态下,在这个时候,古人都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个伏天,我们可以用些外用药,比如说泡澡,泡脚,艾灸,三伏贴,我们方便就用自制的冷敷凝胶来做经络的疏通,温经散寒,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快速见效。因为在伏天,我们的肌肉和皮毛都是开合的,药物最容易从皮肤渗入到穴位经络里面,再通过经络气血直接达到病灶处。所以从古到今,都在讲冬病夏治,就是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效果最好。如果说在这个缓解期,我们可以内服一些药来治疗这个冬病,那么它可以鼓舞这个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这个疗法,在我们国家中医药疗法当中,它的特色是比较突出的,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夏天阳光充足的特点,非常适合做天灸,三伏天里,早上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出去晒晒后背晒晒前胸,同时在伏天里在人体比较重要的穴位和经络上外用给药,来疏通经络,比如三伏贴,三伏灸,特别是风湿骨病的,和冬天犯困的,如果没时间做三伏贴,三伏灸,可以在这些痛症的经络上用自制的冷敷凝胶来涂抹。外用药疏通经络,主要是扶正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从古到今的医书上都提到,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呢,就是现在还没有发病,但是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段就会触发这个疾病,那么我们要在,未发病之前把它去除掉,或者是病发的条件,或者是病发的主因,或者是病发的诱因,也就是我们要改变将病的人的体质,和体内环境,或者我们换个环境生活,这就是体外环境的改变。

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的体质,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没有火力,手脚冰凉,畏寒,喜欢暖和,怕风怕冷,疲惫乏力,容易犯困,这种体质中医里讲是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的热量能量不够,寒从内生,肚子凉,脾胃虚寒,寒从胃生,这种人即使是夏天里睡觉也要盖上厚被子,穿上袜子。为什么要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冬天患者本身体质偏寒,再加上外环境的冰寒,两寒夹击,人体根本没有解冻的可能,如果这时候你想治病,就好像是下雨天,晾衣服晾了两三天,你觉得干了,但实际上它还是湿润的,只能等到夏天的三伏天,利用外界暑热的力量,来攻击躲在体内后背膀胱经和关节处的寒气。但是如果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的力量,就会错过这个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很多人的体质,本来就是阳气不足,如果夏天喝冷饮,喝冰镇啤酒,性寒凉茶,吃冰冻水果,吃冰棍,或者整日在空调房里面不见太阳,这个就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大家一定要记住,寒气是会存积的,而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定会气血瘀阻,这叫寒凝血滞,如果这个寒凝血滞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会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就不会流畅,四肢就会不温和,手脚就会麻木,所以在夏天里,我们一定要去除体内的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内外交困。

我们如何在夏日里去除积寒呢?

首先可以服用温热的药物或者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注意不能热药热服,可以,把热药凉凉了,温服下去,只要它的性味在脾胃当中运化是热的就可以了。古话讲,冬吃萝卜夏吃姜,在三伏天里面,可以用生姜煮红糖水,把它晾凉了之后上午到中午的时间段内喝下去,或者自己制作姜糖片,连服十天,姜糖片的制作,一斤老姜,切成3到5毫米厚的姜片,半斤白糖腌上两天,同样是早上到中午的时间段,吃一点,连续十天,这个对身体非常好。建议妙烨堂家人在两广两湖,江浙一带,山东大连,福建沿海城市可以泡醋姜吃,开胃去暑湿有温中散寒,也非常好。如果是不出汗或者出汗怕风的人可以买玉屏风颗粒,每次冲两袋,冲好之后放凉,每天的中午和晚上各慢品喝上两杯,喝完之后不要吹风。

医书上记载人体的毛孔有多个,夏天所有的这些毛孔都是打开的,所以很容易出汗,而汗则为心之液,如果夏天里人的心火比较旺的,可以通过排汗泄心火,出汗也可以排寒邪,夏天里适当出汗是好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这种自然调节的功能,泄心经之火来补膀胱经的虚寒,膀胱经是人体内的防火墙,也是清除内寒的一个好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体内寒气的一个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还可以排除体内大量的瘀堵,我这时候我们贪凉吃冰,心之火就要去温暖肠胃,就会阻碍心之火到达膀胱经,阻碍发汗。我夏天你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引发肠胃性感冒,或者又吐又泄,这时候可以吃一些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是偏热的,可以防风寒,去内湿,可防中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发生起源于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症的发生多与季节气候和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关,春季多得风病,夏季多得暑病,长夏多得湿病,秋季多得燥病,冬季多得寒病,久居湿地,易患风湿病,高危环境作业,常得燥热病,六淫病症的发生是因为外邪侵入而致病症,他既可单独存在,又可相互夹杂,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换。

第一风症,是指风邪侵袭人体的外表,导致胃外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恶风,微发热,汗出,舌苔薄白,脉浮缓,或者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伴有咽喉痛痒咳嗽,或者皮肤上起风团,风疙瘩,风疹子,皮肤瘙痒,起隐疹,看不见,但手能摸得到,或者肌肤麻木,浮肿,眼口歪斜,肉僵硬,抽搐,或者在关节处有游走的疼痛,这都是风症。这些病症,是因为气候突变,环境不适,体弱等因素导致风邪外袭所致,风为阳邪,它的特点是发病迅速变化快,游走不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f/81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