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狂犬病文献
(此文专业性强,觉得枯燥的可以飘过。)
一、针灸治法
针灸治疗狂犬病,以灸法为主,往往针药并用。
使用灸法治疗狂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灸一壮,满百乃止”。
王焘则首用隔药灸法:“凡被狂犬咬,即急嗍去血,急吐之,勿错咽之。然后捣杏仁和大虫牙捻作饼子,贴疮上,顿灸二七壮,从此以后,每日灸一二壮,贴杏仁饼子灸之,须要满百乃止”(《外台秘要方》)。
孙思邈亦十分推崇用灸法治疗狂犬病:“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必诫小弱持杖以预防之。防而不免者,莫出于灸。百日之中一日不厥者,方得免难”(《备急千金要方》)。
明代文献还记载了治疗狂犬病的具体有效穴位:“外丘穴治制犬伤,即风(按:疯)犬所伤,发寒热,速灸三壮,更灸患处立愈。春末夏初,狂犬咬人,须过百日得安。终身禁犬肉、蚕蛹,食此即发,不可救也。宜先去恶血,灸咬处十壮,明日以后,日灸一壮,百日乃止。忌酒七日,捣韭汁一二盏。一狂犬伤,令人吮去恶血,灸百壮效”。
汪机详细记载了治疗狂犬病的隔蒜灸法:“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而散。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有回生之功。大蒜去皮,切三文铜钱厚,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若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发。”
二、古方治犬咬
千金方:治犬咬伤,紫苏叶三片,薄荷叶十片,嚼敷之,自愈;
犬咬方:麝香、梅片各一钱,火硝三分,明雄黄、九制甘石各一钱,研细,点眼角七次,男左女右,隔日再点七次,七日后再点七次。
三、明清方(清朝的方子特别多,难道是满清喜欢养狗?)
1.汪机的解毒散、玉真散和太乙膏《外科理例》
解毒散:白矾、甘草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更敷患处。治一切毒蛇恶虫并兽所伤,重者毒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气血,大有神效,不可以为易而忽之。
玉真散:又名定风散,天南星、防风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更搽患处。治破伤风重者,牙关紧急,腰背反张,并蛇犬所伤。
太乙膏:玄参、白芷、当归、肉桂、生地黄、大黄、赤芍各一两。治一切疮毒,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诸虫蛇并汤火刀斧伤皆可内服。
医案1:一人被犬伤,痛甚,恶冷,急吮去毒血,隔蒜灸患处数壮,痛即止,更贴太乙膏,服玉真散而愈《外科理例》。
医案2:一人因疯犬所伤,牙关紧急,不省人事,急针患处,出毒血,隔蒜灸,良久而醒,用太乙膏封贴,饮玉真散二服,更苏,更以解毒散二服而痊。若患重者,须先以苏合香丸灌之,后进汤药。
2.陈功实的救生散和追风如圣散
《外科正宗》救生散:治疯犬咬伤,用生斑蝥七个去头、翅、足,杭粉一钱同研,空心温黄酒调服,一时许小便行出血片、白脂,乃恶物也。如便痛,煎甘草汤饮之自利;如毒末尽,次早再一服,以小便清白方为毒尽。
追风如圣散:细辛、防风、川乌、薄荷、草乌、川芎、白芷、苍术各一两,雄黄四钱,共为末,温酒调敷伤处,以纸盖扎,早晚换两次。治疯犬咬伤,随用敷之,其毒可拔出。
3.傅山《青囊秘传》
番木鳖:切片,瓦上炙炭存性,研末撒上,二三日可以收功,如烂溃日久者,半月收功。
4.陈士铎
犬咬疮,多在人身两足并腿上也,间有咬伤两手者。急用生甘草煎汤洗之,则毒散而不结黄,用玉真散,或搽或服,皆可无恙也。
惟疯犬伤人,其毒最甚,急打散头发,顶内细看,有红发如铜针者,即拔去。次以地骨皮一把,约一两,煎汤洗去黄,内亦服之;又用地龙粪为末,将咬伤处封好,口出犬毛,即无虞矣。
倘人已发狂如狗状,大小便俱闭,外热急痛,腹痛甚者,前方又不能解,亟用活命仙丹解其热毒,断不死亡也。
制法:生大黄10克,斑螫3克。先把糯米克铺在锅上,把两种药放在糯米上,微火烘干,待糯米成金黄色,连同两种药共研细末。服法:把药末冲温糯米酒,在被疯狗咬伤后第十三天左右一次服下,千万不要过早或过迟,否侧无效。反应:服药后在家休息,两小时左右便开始痛,象发尿淋症一样经常要解小便,但每次不多,很痛。当解小便不再痛时,证明恶毒泄尽,如还有痛,应再服一次才可万无一失。
活命仙丹:治疯狗咬伤,发狂如狗状,大小便俱闭,外势急痛,腹胀甚者。木鳖子三个(切片,陈土炒),斑蝥七个(去头足,米一撮炒),大黄五钱,刘寄奴五钱,茯苓五钱,麝香一分。各研细和匀,黄酒调服,三钱一服,而毒气热气全解,重者二服必愈。咬七日内者皆能建功,过七日外必须多服数剂,无不可救。
5.《清稗类钞》记载
普救败毒汤:防风、白芷、郁金(制)、木鳖子(去油)、穿山甲(炒)、川山豆根各一钱,金银花、山慈菇、生乳香、川贝、杏仁(去皮尖)各一钱五分,苏薄荷一二分。水煎,半饥服。口渴者,加花粉一钱。
护心丸:真琥珀、绿豆粉各八分,黄蜡、制乳香各一钱,水飞朱砂、上雄黄精、生白矾各六分,生甘草五分。先用好蜂蜜三钱同黄蜡煮溶,将余药七味,共研细末入水,搅匀取起,丸如绿豆大,另用朱砂为衣,每服一钱五分,白开水送下。
每日夜先服汤药,后服丸药各一二次。忌食五辛、鱼、肉、煎、炒、发物。外用好薄荷油少许,由上臂涂至下臂,至伤处止,伤口不可涂,留以出毒气,戒恼怒房劳。
医事一则:
道光23年(年),海阳(古县名,今潮州一带)令史某的仆人李、罗二人捉玩邻居的猫时,手指被咬伤,都觉着很平常,没当回事。过了20多天,李突然发寒热,手臂上起了核桃大的硬包,很疼,一下子就明白了中了猫毒,可是无人能治。过了几天,就不省人事,声如猫叫而死。罗则过了40多天,才发病,胳膊上也起了小包,渐见气喘,不思饮食,过了五六天,也死了。
道光24年(年),潮嘉道署又有一仆人郑三,也被猫咬伤中指,过了20多天,毒发,手臂上也起了包,按之疼痛。都见过李、罗大祸,很害怕,郑三就想到名医赖智堂,就慕名前去请他医治。赖智堂知道被猫咬发病,医书没有记载过疗法,自己也没有把握,可是面对一条生命,他作为一个医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他自作主张,死马当活马医,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给郑三开出了两个方子,哪曾想,郑三按此方连服了一个月的药,竟然好了,连忙登门感谢救命之恩。
对古代名医赖智堂能医治猫抓病和这个方子很是重视,专门把这件事写进了他的专著《岳美中医话集》。并评论说:“这二方用意很巧,汤药方以毒攻毒,解毒败毒,搜邪溃坚,清热祛痰,加以宣散邪毒,取其汤者荡也;辅以丸药方,久留体内解毒护心,如此措剂,则猫毒不能攻心,又获解散,所以月余即愈,不可说不巧不周。”后来,岳美中还用这个方子治愈邻居的猫抓病。
6.《谈野翁试验方》
红娘子2个、斑蝥5个(并去翅、足,四十岁各加1个,五十岁各加2个)、青娘子3个(去翅、足,四十岁加1个,五十岁、六十岁加3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
红娘子、斑蝥都有毒,须作炮制后方用,炮制方法:用糯米按复,将米炒至黄色,然后拣药弃米,药量一般在0.15克到0.3克之间,未经炮制的基本上是外用药。
7.《急救应验良方》
最早记载狂犬病的病机为瘀热在里,并用下瘀血汤治疗的当属清代孟河医家马培之。
民国时期天津张锡纯、江苏周小农、湖南汪士瀛和唐钟湘、广东邓靖山等均在《杏林医学月报》、《广东医学旬刊》刊载运用加味人参败毒散或下瘀血汤治疗该病的经验。
下淤血汤原来并未用于治疗狂犬病,而是近代的扩展应用。已故名医叶橘泉曾指出:本方(下瘀血汤)也治被疯狗咬伤之狂犬病(恐水症)的特效验方,临床不用丸而用散。
方以桃仁、大黄各三钱(11克),土鳖虫7只,共研末,加蜜三钱(11克),老酒一杯,水煎,连渣服用不拘剂数,小儿减半,孕妇不忌。
初服大便泄下如鱼汤猪肝状,小便如苏木汁,药力尽则大小便正常,仍须继续服之,要以大小便清楚无恶物为度,不可中止,恐余毒为患,以至复发。如果非疯狗所咬,则大便仅见溏泄而已。
四、现代
1.《浙江中医》年10期,用“狂犬灵”
此方治疗45例,均未复发,可见此方效用确实可靠。
土鳖子三个(切片,陈土炒),斑蝥七个(去头、足,用米一撮,炒),大黄五钱,刘寄奴五钱,茯苓五钱,麝香一分,各研细,和匀,黄酒调服三钱。一服而毒气、热气全解,重者二服必愈。咬七日内者,皆能建功,过七日外,必须多服数剂,无不可救。
象山县癫狗病验方,即《金匮》下瘀血汤,用大黄3钱、桃仁7粒、地鳖虫7只、蜜3钱、酒1碗,不能饮酒者用水对和,钥裾腹时服。服后小便如苏木汁,大便如鱼肠、猪肝色。如此服数次,至大小便如常为度。
2.年的《四川中医》第6期第25页
南充地区华云铁厂卫生所唐明藻,使用逐瘛汤治疗狂犬病,经30年来的观察,疗效甚好,特介绍如下:
逐瘛汤方药组成:麻黄15克、二乌各6克、细辛4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连翘12克、薄荷10克、白芷10克、蒙花12克、夏枯草18克、金银花15克、僵蚕10克、全虫10克、蝉蜕10克、红娘10克、甘草6克、棕树根60克、白酒毫升。
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服三剂。服药后避风,使其出汗,出汗越多,疗效就越好。
疗效说明:
年4月,有一天中和镇逢场,赶场的人甚多,突然有一狂犬直奔而来,一连咬伤50多人,中和卫生部门将这50多人采取集中治疗,共分两个组,第一组20多人,用狂犬疫苗注射,第二组20多人用逐瘛汤内服治疗。两组疗效对比:第一组在治疗的三周,有一人狂犬病发作;第二组无一人发生狂犬病。
3.狂犬病辩症再探讨和论治分析(作者:容建平)
原文摘录如下:
首先说明,本人对狂犬病的辩症探讨,纯粹是一种从中医角度上的学术认识,本人从来也不否认现代医学对治疗狂犬病的特别疗效,但也希望个别读者不要自以为是,无端地将中医对狂犬病的辩症论治探索,自觉地当成是对现代医学的藐视,以免无故地制造出诸多无谓的争端。
本人最近在一本残烂的旧中医杂志上,翻阅到有一份《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报告》的文章,觉得它对探讨狂犬病的辩症论治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认为可以通过这一病例的研究分析,从中梳理出在对狂犬病的辩症论治中,了解医者对此病在变化过程的对症用药情况,因此将它贴出来分析研究,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为有意研究者提供一点启发。
原文如下:
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报告
湖南省衡东县卫生防疫站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传染病,当人被狂犬咬伤后,一旦发作,多导致死亡。本病目前在临床上无特殊方法。最近我县三江公社前进大队赤脚医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用中草药治愈狂犬病一例,特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肖xx,女,23岁,贫农,三江公社前进大队人。于1976年4月16日在本生产队出工,顺便进邻居家喝开水,被该户狂犬咬伤左脚腓肠肌,共伤三处,每处约1.5x2.5厘米。此犬当天上午还咬了本村两个小孩(因隔衣服,没咬伤皮肤)及一条水牛证明确系狂犬。患者当时用盐姜五片捣烂敷伤口,无痛感,第三天继续出工。
患者被狂犬咬伤后一月内无不适感,直到5月17日上午8时感到烦燥不安,两耳刺痛,汗出如珠,有怕风,怕声,怕水等症状出现,中午时,出现咽喉痉挛,极度烦燥,乱抓乱叫,神志欠清楚,其母接近时,被打了两个耳光,舌尖被自己咬伤。上述症状,持续12小时左右。
患者从小在家务农,身体健康,无其他传染病及癫痫病史。
治疗经过
患者在咬伤半个月后,曾服加味人参败毒散二剂,及一号狂犬粉剂两包,每四小时一包,服后一小时开始腹痛,呕吐三次,吐出胃液和血水约200毫升,两天后腹痛缓解,能继续参加劳动。5月17日上午8时,突然症状发作,随即服一号狂犬粉剂一包,并加大剂量三分之一,服后无其他反应,半小时后服马前子合剂一剂,二小时后加服二号狂犬粉剂一包,随后两小时许,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在极度烦燥时,曾肌注氯丙嗪一支,每天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0毫升,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通过上述治疗,第二天狂燥停止,半个月后全部恢复健康。
药物组成和制法
一号狂犬粉剂:每包剂量:红娘一只半、斑蝥三只(去头足)雄黄一分。制法:用大米和红娘、斑蝥文火拌炒,将米炒成黄色为度,去米取药。研成粉末加雄黄和匀,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包。
二号狂犬粉剂:每包剂量:芫花、大戟、甘遂、大黄各二钱,研成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一包。
加味人参败毒散:党参五钱、独活三钱、前胡三钱、枳壳三钱、桔梗三钱、柴胡三钱、川芎二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地榆五钱、紫草根一两、薄荷二钱,按常法煎服,每天一剂,连服二天。
马前子合剂:马前子五钱(去毛),马鞭草二两(全草),加水半斤煎成三两,煎20分钟以上,一次服。
小结:
患者历来身体健康,查无癔病和癫痫病史。这次被狂犬咬伤后一月后发作,症状较典型,因此狂犬病的的诊断可以肯定。病人被狂犬咬伤后,由于思想忽视预防,未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而致症状发作。后由大队赤脚医生康国钦与本社草医彭国清协同治疗,在公社卫生院医生密切配合下才治愈的。至于药理机制,还待进一步探讨。
[注]:红娘即“红蝥”,与中药的“斑蝥”同属类药物。两者的形色不同而功用相近。“红蝥”,头黑身红;“斑蝥”则为头黑身黄。
(以上全部为该文原文,由于杂志不完整,无法找到原杂志名称)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它带有浓重的“文革”时代的政治烙印,文中的时间告诉人们,这是70年代中期的医疗报告,故带有“政治挂帅”的气息并不奇怪,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在这样的纯学术中,强行地加入那些于学术无关的政治思想,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却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必须要这样做才合法。
此病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治愈例子,它有一个发病和治疗的全过程,该文最大的缺陷,是只有用药,而没有辩症分析,人们对此病最希望看到的正是“辩症论治”过程,需要知道每一次用其药的根据,需要知道对病变过程的辩症分析,但这些最为重要的部分却被疏忽省略,实在是一大遗憾。
本人觉得,对此成功的案例,完全可以从它用药的针对性上,追溯反推它的辩症思想,从而梳理出它辩症论治的思路和用药原理。
从用药上分析,可以将它所用的方剂按照功能作用,分为三部分:
一、以人参败毒散为主,人参败毒散的主要作用是解表驱风除湿,是扶正解表的代表方。
二、以一号狂犬粉剂和马前子合剂为主,从药物组成上分析,一号狂犬粉剂的主要作用是破血散结,而马前子合剂的基本作用,也是活血通络散瘀结。马前子有剧毒,是否有以毒攻毒的作用?
三、以二号狂犬粉剂为主,其主要作用从药物上分析来看,重点是破痰水积聚,强力泻下,通大、小二便。
从文章中看到,当患者被狂犬咬伤的半个月后,虽然没有发作狂犬病,但还是服用了两剂加味人参败毒散和两包一号狂犬粉剂,服用后发生腹痛和呕吐,但显然这次的治疗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于是在被咬的一个月后,狂犬病开始发作,又进入第二次的治疗。第二次治疗为一个连续性的用药过程,先服用一号狂犬粉剂,尔后服马钱子合剂,接着再服二号狂犬粉剂,经过这样的接力般用药,最后收到明显效果,成功治愈。
分析两次的用药,可以看出其辩症的认定:
在狂犬病未发作时的辩症,为风邪和血分有瘀,治以解表祛风加破瘀散结为主,故以加味人参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治疗;在狂犬病发作后的辩症,为瘀血积蓄,治以破瘀散结加通下为主,故以一号狂犬粉和马前子合剂再配合二号狂犬粉剂为治疗。
纵观其全程用药,其对狂犬病的总体辩症为风邪入血,最后造成瘀血积聚(蓄血症),病发前期以风为主,病发后以瘀为主,祛风、破瘀、通下,成为了此例病案的基本治疗手法。
在病未发作前的潜伏期辩症为风邪入血,为什么要用加味人参败毒散为主治疗?为什么在配合了破瘀散结药后也没有疗效呢?
采用加味人参败毒散来治疗的原因,加味人参败毒散是一条古验方,在清朝的《万应良方秘本》中有记载,说这是屡试屡验的经验方,组方如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6克、枳壳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6克、人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生地榆30克、紫竹根30克,每天一剂,连服二天。
按理说,既然加味人参败毒散是一条经验方,再配合一号狂犬粉剂破瘀散结,应该是对症的,为什么却没有疗效呢?原因何在呢?
当我们将《万应良方秘本》中的加味人参败毒散,和上案例中使用的加味人参败毒散相对照时,就会发现两条药方存在有不同的差异,秘本中的人参败毒散有独活,而案例中的人参败毒散中却没有此药,秘本的方中有紫竹根,而案例方中却变为了紫草根,我想问题可能就出现在这里面。
按照网上提供的信息,紫竹根是一味治疗狂犬病的重要药,有祛风、破瘀、解毒的作用,就单味大量使用,也有治疗狂犬病的作用。
有作者“六颗尘埃”在[天涯杂谈]中,贴出一条这样的狂犬病中药治疗验方,叫“荆防败毒散”加味,其中也显示出紫竹根在对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其方如下:荆芥、防风、茯苓、枳壳、桔梗、柴胡、羌活、独活、川芎各10克、甘草5克、加紫竹根50-100克,如无紫竹根,可用别的竹根代,须加量,二到三剂可愈。
从对比中可以见到,案例的组方中将紫竹根换成紫草根,和缺少一味羌活,可能是造成组方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本来人参败毒散的祛风力就比较弱,再缺少了二味起重要作用的药,特别是少了起重要作用的紫竹根,疗效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在病例中,于病症的潜伏期,人参败毒散配合有一号狂犬粉剂使用,是对症的运用,此时症状还是以风邪为主,重点宜风随汗解,而蓄血尚未形成,破瘀散结药只起辅助性的预防作用,如果当祛风药不能消除风症的时候,破瘀散结药也就显得无能为力,对比起来,加味荆防败毒散的祛风疏散作用要大于加味人参败毒散,以加味荆防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功效应该比加味人参败毒散配合一号狂犬粉剂要好得多。
在狂犬病的发作期,患者因蓄血而发狂,此时使用以斑蝥为主的破瘀散结药,应该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从网上搜索有关的信息中发现,很多治疗狂犬病的秘方,都以斑蝥为主药,现转贴几条:
扶危散:斑蝥、滑石、雄黄、射香为末,温水送服,每次三克。
沈阳药科大学赵春杰专利方:斑蝥、马蹄甲、苘麻根。 大连市金山区亮甲店房管所郭庆忠专利方:斑蝥1.5-2、胡椒1-2、大米0.5-1、荞麦0.5-1、线麻灰1-2,干燥成粉,被咬七天内,以黄酒为引,饭后水送服1剂,发汗可愈。
网络上贴出的专利方:红娘1-9个、斑蝥1-7个、生鸡蛋1-2个、火纸1-4张、秋麻2-6道,将红娘和斑蝥焙干后研成细粉面,将细粉面放入生鸡蛋内,用火纸将蛋包裹,外面再用秋麻缠绕,然后放入草木灰中煨熟后食用。
《谈野翁试验方》:红娘子2个,斑蝥5个(并去翅、足,四十岁各加1个,五十岁各加2个),青娘子3个(去翅、足,四十岁加1个,五十岁、六十岁加3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
红娘子、斑蝥都有毒,须作炮制后方用,炮制方法:用糯米伴炒,将米炒至黄色,然后拣药弃米,药量一般在0.15克到0.3克之间,未经炮制的基本上是外用药。
民间还有很多治疗狂犬病的秘方,基本上都是以斑蝥、红娘为主,这些药方着重于破瘀散结,原因是狂犬病发作时,辩症为蓄血引起发狂,显然这些药方都是针对已经形成蓄血发狂后的治疗。
以斑蝥为主的破瘀散结药,属于内“消”类,如果蓄血已经形成,具有针对性,但从上面的治疗案例来看,在用“消”法的基础上,再配合“下”法,让邪有出路,始终是一条捷径,因此,在服用了一号狂犬粉和马前子合剂后,再服二号狂犬粉剂,就是要发挥泻下药的作用,将邪毒从下而泻,可以说,“消”与“下”的结合,是此例狂犬病在发作以后被迅速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病例在狂犬病未发作前的治疗原则,是以“汗”与“消”相配合,以人参败毒散疏散风邪,再配合一号狂犬粉剂的破瘀散结为预防性治疗。
在狂犬病发作后的治疗原则,是以“消”与“下”相配合,以一号狂犬粉剂破瘀散结,再以二号狂犬粉剂泻下,引毒外出。
回顾本人上次发贴的《狂犬病辩症探讨》一文中,其中引用的方一逐瘛汤,就是以大量的祛风药为主体,再配合一味红娘子破瘀,从而体现出“汗”与“消”相配合,而引用的方三中使用地鳖、桃仁,重点为破瘀散结,使用了大黄,重点为泻下,此方也巧妙地体现了“消”与“下”的相配合。
纵观现有公开的治疗狂犬病中药秘方,经分析,可以将它们归纳分属为三大类型:一是汗法,以祛风为主,兼以破血;二是消法,重点在于破瘀散结,或佐以祛风,或佐以泻下;三是下法,以破血和泻下并重。
中医治疗的重点是辩症论治,它既要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又要分析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现状,随症而变,不墨守成规,从辩症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由此可见,任何治疗狂犬病的有效单独经验秘方,都应该有它神奇的一面,在对症的范围内,它必然大显神效,成为良方,但在不对症的范围内,也会显得无能为力,造成失手而成为笑柄。
确切地说,以祛风发汗为主的方剂,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和病发初期应用,应该是比较对症的,但在蓄血形成后,未必再是良方;
同样,以破瘀散结为主的方剂,在蓄血形成的时候,应该很对症,但在病的潜伏期,和蓄血形成的严重期,则未必有神奇的疗效;
而以破血泻下为主的用法,也必须是在蓄血形成后,才有奇效,如果在潜伏期的时候使用,又未必有最理想的疗效。
所以说,任何秘方都有一个对症治疗的局限性,不可能会有无限制的神奇疗效。尊重验方,又不要过分地迷信单一验方,辩症论治,灵活地使用验方,始终是治疗狂犬病的最好选择。
梅晓萍主任医师出诊时间地址(18年5月更新)
我的其他文章
中医治疗狂犬病的机理探讨(一)
什么情况下不能打疫苗?
伤寒世界观
如何养个聪明的宝宝(二)
如何养个聪明的宝宝(一)
心脏病多年不能侧卧
婚后多年不孕
泡脚多久能有效?
患者之声(3)
患者之声(2)
患者之声(1)
将保胎进行到底
中医儿科能看什么病?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推荐方
上半年文章汇总(1-6月)
·END·
药香小屋探寻经典中医本源
追求健康人生品质
药香小屋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