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媒桥
尸
检
故
事
专题报道之二
编者按
刘良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法医学系主任、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良于年2月16日凌晨与其他医生合作完成了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为防治疫情作出了贡献。
刘良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法医,参与过不少大案要案名案的尸体解剖鉴定工作。如果你想了解法医,了解刘良,可以读一读这组系列报道——《法医刘良的尸检故事》。
黄静案回眸
年5月的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刘良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处处长何颂跃的电话,邀请他参加该中心组织的黄静案法医病理鉴定专家组,为黄静案做复核鉴定。刘良当即表示接受。
黄静案从年案发后,前面已经进行了五次鉴定,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让司法鉴定的公正性遇到空前的信任危机。刘良早就知道此案,并且一直在关心。能够参加这次鉴定,他深感责任重大,也是一生中值得纪念的。
黄静案源起
年出生的黄静是湖南湘潭人,生前在湘潭市临丰小学任音乐教师。年2月24日上午,黄静被发现全身赤裸死在学校宿舍床上。而23日晚至24日凌晨,她的男友姜俊武与她同居一室。
25日,由湘潭市公安局提供的《司法医学鉴定书》鉴定结论为,黄静系患心脏疾病急性发作导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猝死。但这一鉴定遭到黄静母亲黄淑华等人的质疑,认为姜俊武涉嫌强奸黄静致死。此案经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后,也激起了公众对黄静死因的广泛质疑和各种猜测,各种传言一时也很风行。
3月19日,湘潭市公安局委托湖南省公安厅刑侦局进行第二次死因鉴定。鉴定结果是:黄静系肺梗死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死亡。
6月8日,公安部组织相关专家再次做出鉴定,结论仍为"因肺梗死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同时认为"其体表外伤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成为一个间接诱发因素。"
7月3日,黄淑华委托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学专家对三份鉴定结论进行医学理论审查,鉴定结论认为:黄静属非正常死亡,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或肺梗死证据不足。
这第四次鉴定,可以说完全推翻了前三次鉴定,激起的社会反响更加强烈,人们更加怀疑,本案中存在着司法腐败,有人在包庇姜俊武。
而姜俊武的命运也因此改变,6月2日,姜俊武被刑事拘留。7月8日,姜俊武被逮捕,罪名是涉嫌强奸(中止)。8月1日,由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姜俊武被起诉后,8月14日,黄淑华又委托广东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进行第五次鉴定,认为:黄静因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梗死致死缺乏证据。
到了年,湘潭市雨湖区法院曾委托在上海的司法部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司法部专家在3月赶到长沙后,发现黄静的器官标本已经焚毁,尸体已经高度腐败,遂中止了委托和鉴定。
黄静的器官标本先后多次取材进行法医鉴定,年8月中山大学做完法医鉴定后,一直受湘潭市公安局委托保存黄静器官医院,将标本用小红塑料桶装着,保存在病理科制片室里。医院开启暖气,因浸泡液体挥发导致标本干了,医生认为"已无多大继续保存下去的必要",医院每年春节前后都要清理一批器官标本,年春节前后,就将黄静的器官标本连同别的淘汰下来的标本一起放到锅炉中烧掉了。
这本来是个意外事件,但激起了网民对本案存在司法腐败的更大的怀疑,使得本案对中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年开始的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与黄静案密切关联。
深入细致的调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年6月27日到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组织了5位专家临危受命,赴湘潭就黄静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进行医学鉴定,刘良就是其中之一。其他4位专家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法医研究所教授徐英含,当年已年近八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检查技术处副处长周伟;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官大威,和何颂跃。
6月27日,5位专家都来到长沙,下榻在蓉园宾馆5号楼。除专家组成员外,还有一些为专家服务的同志和两名警卫员。28、29日,专家们在各自的房间内看材料,包括姜俊武的多次询问笔录,以前的五次鉴定书,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检察院的起诉书,和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终止鉴定合同的情况说明。晚上的碰头会上,何颂跃告诉大家,黄静案已经被媒体和网民 通过看材料,了解到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以缺乏主要证据(心脏等标本已被烧毁)拒绝鉴定,死者生前体检表丢失,死者死亡前所着内裤没有着落,这无疑都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而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和检察院的起诉书,基本依据的是姜俊武在年6月19日的讯问笔录对案情的描述。
黄静是个比较传统的女青年,尤其是在性观念上比较传统。之前,姜俊武虽然带她去海南、长沙等地游玩时都开过房,两人多次同居一室,但都没有发生性关系。据起诉意见书,年3月24日夜,两人在凌晨2时回到学校宿舍后,一起睡在床上,姜俊武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黄静拒绝,表示发生关系要等到婚后。姜俊武去掰黄静的双腿,黄静夹紧双腿,僵持之中,造成黄静下肢腘窝处软组织挫伤。姜俊武见黄静不从,只好放弃,后来骑在黄静的胸部位置,进行了"特殊"的性活动,然后两人睡去。
据起诉意见书,凌晨四五点左右,姜俊武被黄静的吐气声吵醒,见黄静吐一口气,抽一下……黄静吐出的口水喷到姜俊武脸上,姜用右手抹去黄静嘴边的唾液泡沫,见黄静没有再吐气,也不再抽动,就又入睡了。清晨,姜俊武离开了黄静的宿舍。
在前三次鉴定结束后,姜俊武推翻了此前的大量供述,但结合全案的各种证据和材料,专家们也都认为,姜在6月19日的供述最接近真实情况。此后他否认曾掰过黄静的腿,但黄静腘窝处的软组织挫伤客观存在,部位也与被掰过的情节相吻合。
6月30日早餐后,专家组来到湖南省高院四楼审判厅,准备向死者父母、姜俊武、公安系统法医提问了解情况,做第四次鉴定的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的3位专家也被请来,一起交流。
审判厅的正中桌子呈环形,每个位置一律高背皮椅,配备话筒,专家组成员坐在环形桌一侧,身后高悬国徽,被调查人坐在另一侧。8时许,第一个进来的黄静的母亲黄淑华,她带来一大叠打印好的资料,分发给专家。专家的身份当时对调查者是保密的,徐英含问到黄静生前的身体状况,听人说黄静以前有"寒痹"症状,寒痹是什么意思?这使得黄淑华情绪很激动,大声说,黄静平时身体健康,有人说她患寒痹是造谣。
黄淑华之后,接着进来的是姜俊武。专家们问了3月24日凌晨两人从进宿舍到姜俊武离开宿舍期间的情况,尤其是黄静"口吐白沫""抽动"的详细情况及具体时间。姜俊武的说法与年6月19日的供述已有很大变化,有些地方难以自圆其说。
接着进来的是进行前三次鉴定的几位法医,主要交流的是几次尸检的情况。年2月24日,也就是黄静死亡的次日作的第一次法医鉴定,在刘良看来是存在不小问题的。现在能够给他们看的,只是一段两分钟的视频资料,和几张图片。视频内容是黄静死后躺在宿舍床上,身上盖着被子,拍摄了室内情况,法医将黄静的被子掀起,掀到胸口时,视频就结束了。专家们问当时的法医为什么不继续拍摄,那个法医说,因为摄像机的电池没电了。
那几张图片,有一张是面部图,一张是腘窝软组织挫伤的出血点,一张双手指发绀、青紫的图,都很简单。除了尸检,对现场找到的七个卫生纸纸团中的三个进行了检验鉴定,其中一个检出了精斑。对死者的胃组织化验,未检出毒鼠强、氰化物、有机磷农药。
第一次鉴定,就留下这么一点资料,说明当时的法医对这次鉴定工作是很不重视的,没有想到黄静案日后被演变成一个全国瞩目的大案,当时不认为这有可能涉嫌刑事案件,也不注意保留现场证据和资料。
医院的病理检验报告中,有"请查询既往有无风湿病史,不排除风湿性心脏病;符合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考虑慢性肺淤血"等字样,第一次法医鉴定意见却直接下结论:"死者黄静系患风心病、冠心病急性发作,在未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情况下,可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而猝死"。
明显可以看出,鉴定意见主要是依据病理检验报告来的,但病理检验报告是说"不排除"风心病,而到鉴定意见里则变成了"系"风心病;病理检验报告是说"主动脉"粥样硬化,鉴定意见却把"主动脉"改成了"冠状动脉",添了个"冠心病"。
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法医鉴定,基本都延续了第一次鉴定的意见,只是在文字上有调整。所以到了第四次鉴定,就发生了前三次鉴定被推翻的情况。
时间到了中午,专家们与南京医科大学来的法医专家又进行了交流,进行第四次鉴定的南京的法医们认为,从材料看,风心病、冠心病、肺出血性梗死的诊断依据不足,死亡可能属于非正常性死亡,应与姜俊武有关。进行第五次鉴定中山医科大学的法医没有来,但他们的鉴定结论与南京法医们的基本一致,也都是否定了前三次鉴定意见,但没有正面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黄静到底是怎么死的?
病理切片和尸检解悬疑
29日、30日两天的下午,鉴定专家们在湖南省高院司法技术处复查黄静案前五次鉴定保留下来的病理切片,医院病理科、南京医院病理科和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三套切片,共张。虽然黄静的心脏等器官标本意外被毁,但这些切片对专家们分析判断黄静在死亡前的身体状态都很重要的作用。后面两个单位都是黄静的亲属请来作鉴定的,想来应该能够得到黄静亲属的认可。
看到这些切片,结合全案资料,刘良对黄静的死因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黄静的心脏重量为克,而正常成年人的心脏重量与体重有一定比例关系,平均在至克左右。结合三套切片,尤其是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心脏切片,刘良认为,黄静高度疑似患有"小心脏综合征",心肌内出现部分脂肪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出现排列紊乱现象,部分心肌组织被分割成岛屿状,心肌细胞萎缩、数量减少及局灶性纤维增生,说明黄静生前心脏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疾患。如姜俊武供述,黄静死亡前出现的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等现象,及照片中反映出来的双手指甲紫绀、心尖部及左右室后壁散在多处针尖状出血点、肺组织明显淤血水肿及局灶性出血等,符合黄静死亡前存在急性肺水肿和明显的缺氧状态。而死亡前晚其男友姜俊武的较为特殊的性活动,对她的死亡起到了关键的促发作用。
7月1日上午8时,专家们从长沙蓉园宾馆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湘潭市殡仪馆,为黄静进行了最后一次尸体检查。距黄静死亡和第一次尸检,已经过去了余天。距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的上一次尸检,也过去了11个月。虽然冷藏,尸体已经高度腐败。专家们进行了分工,由刘良和官大威解剖,周伟记录,何颂跃全盘协调,徐英含现场指导。黄静母亲黄淑华也来到了尸检现场,她喃喃自语地对女儿说:"女儿,只怪妈妈无能,至今尚未能替你申冤,这次又要对你进行检查了。"大家听了,心里都酸酸的,很同情这位老人。
正值盛夏,天气实在太热,虽然解剖室开着立式空调,刘良和官大威都穿着透明的塑料套袖,一点都不透气,很快就满头大汗,全身湿润。尸体散发出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让人眼泪鼻涕流个不停,刘良也少有的戴起了口罩工作。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还是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处可疑的地方,把上次解剖时缝合的地方再次剪开,检查完毕后,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又重新缝合,一直进行到下午一时半。
黄静的处女膜依然完好,可见她生前是个观念很传统的好姑娘。可惜天不假年,正在妙龄就撒手尘寰,不要说亲人难以接受,即使是解剖她尸体的专家们都为她惋惜。刘良也在心里默默为她致上自己的哀悼。
年8月14日,刘良等五位专家作出了"被鉴定人黄静在潜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下,因姜俊武采用较特殊方式进行性活动促发死亡"的鉴定结论。
深刻的教训
在刘良看来,这一鉴定意见是客观公正的,此案并不存在司法腐败。当时网络上有许多传言,例如说姜俊武与湖南省公安厅的某位领导是亲戚关系,后来都被证实是子虚乌有。姜俊武仅仅是湘潭市国税分局的一个副科长,如果真有严重的犯罪行为,在举国瞩目的敏感案件中,在空前的维稳压力下,湖南省各级政法机关不可能去包庇他,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人意图庇护他。
刘良认为,前三次鉴定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结论又被推翻,不是司法腐败导致的,而是鉴定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初检时轻视鉴定,不注意保留证据,直接套用病理报告写鉴定意见;复检时片面,检查不深入,情绪化;鉴定人的能力有问题,喜欢纸上谈兵,只提一点不及其余,基础知识不牢固;鉴定体制上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在本案中非常突出,这些都是需要反思的。
年3月5日,姜俊武被取保候审。6年6月30日,湘潭市雨湖区法院一审判决姜俊武无罪,但要负担一半的民事责任,赔偿黄静亲属.50元。法院的判决采信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作出的法医鉴定,而在法院开庭时,何颂跃、刘良、官大威作为鉴定人出庭接受了质询,他们的这次法医鉴定,是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
那次鉴定结束后,湖南方面组织几位鉴定专家去韶山参观。参观时,刘良买回了一尊毛泽东主席的小铜像,放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每每看到这尊小铜像,他就会想起黄静案,黄静案在司法鉴定工作上暴露出来的深刻教训,确实值得警醒。
阅读链接
《尸检故事之一:法医刘良和他鉴定的大案要案》
▇北京律媒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