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

本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文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国家中医药局组织修订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可在国家中医药局官方网站“政策文件”栏目下载),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统一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重要意义   中医疾病及证候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病案首页等是推进中医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大力加强病案管理,先后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病案书写中统一使用ICD-9、ICD-10,中医病证诊断编码统一使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包含了传统医学章节,为做好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和ICD-11的衔接,推动ICD-11传统章节本土化,国家中医药局修订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推广使用新修订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对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中医诊疗信息有效互联互通具有积极意义。   二、积极推进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全面使用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组织做好培训,结合新修订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特点,修订完善病案首页填写等相关管理制度,更新电子病历系统,做好与ICD-11的兼容衔接。自年1月1日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非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临床科室及基层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医师,应当按照新修订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规范中医病案首页填报及中医病历书写。   三、加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应用管理和监督力度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贯彻和监督力度,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做好相关工作。自年1月1日起,开展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质量控制与评价等工作时,均应当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进行医疗数据统计分析。   工作中如有问题及建议,请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联系。   联系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张文宝   联系-   传真:-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李素   联系-   传真:-   联系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技术支持单位)李明,仇莲胤   联系-、-   传真:-   附件: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修订版).docx   2《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docx   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修订版).docx   4《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修订版).docx   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4项标准新旧版本映射表.xlsx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11月16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相关附件)

编辑:王迪

中国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by/76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