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律师行业十二年,他一直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深耕江淮热土;从业多年,从鲜衣怒马的“青葱少年”到知识产权领域的“行业大拿”,他所承办的知识产权案件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各地法院“年度十大案例”,成为安徽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型律师。
他是陈军,现已成为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青年律师领军人才。年硕士毕业于全国法律名校——华东政法大学,陈军便开启了自己的律师生涯,至今初心不忘,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一直砥砺前行,为社会追求公义,为“创新安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出茅庐成为安徽唯一“双证律师”
今年38岁的陈军是合肥人,在华东政法大学读研时,他主要研究的领域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年毕业后,他回到了合肥,在原安徽金晟律师事务所工作。进入律所后,陈军开始接触具体业务,积累律政资源,“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是最自由的一段时间。”如今,经常在省内外出差的陈军不禁感慨。
也正是因为自由时间较为充裕,陈军开始给自己继续“充电”,决定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我是在研三时通过司考的,当时有人说,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比司考通过率更低,我就想试一试,挑战一下自己。”经过一番努力,陈军顺利地拿到了专利代理师资格证。
“别看这几年,执业专利代理师队伍快速增长,但在十多年前,这个领域的规模还很小。”陈军说,当年安徽考区仅有三名律师通过考试,“其中两名已转出省外执业,我就成了安徽唯一既有律师证、又有专利代理师证的律师了。”
牛刀小试从“网吧搬电脑”开启维权路
拿到了“双证”,年轻的陈军顿生一股豪气,想在安徽知识产权领域大展拳脚。但现实让他很快冷静下来。“当年,大家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也是‘只见春风吹,不看芽儿发’。”于是,空有一身本领的陈军,也经常为获取知识产权案源发愁,为了谋生不得不接其他类型的案子,“比如劳动工伤、婚姻家事、民间借贷、乃至凶杀案,都接过。”不过,前期“万金油”律师的执业经历,也为陈军后来走知识产权专业化律师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军真正做知识产权法律业务,要从“网吧搬电脑”开始。原来,十多年前,国内有几家影片维权公司,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场与全国各地网吧的斗争,“很多网吧向网民提供未经许可的影片,而成为被告。”机缘巧合,陈军也加入到这场“维权战役”中。于是,那段时间,陈军起早贪黑出入网吧,“排查,公证,起诉,执行,我是全程操练。”陈军的努力很见效,大多数网吧直接“缴械”赔钱,也有少数网吧死扛,拒绝赔钱,最后只能由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候,我陪着法官上网吧搬电脑。”陈军笑着说。虽然第一次参与了知识产权维权的“战果”很丰富,但陈军还是觉得不太过瘾,“主要还是法律服务技术含量不太高,后续知识产权业务方向转型后,此类案件就不再涉及了。”
淡出简单维权的“江湖”后,陈军开始转战商标维权打假。“小到烟酒食品,大到重型卡车,都打过假。”至今,还有很多人对十年前的“王拐岗”商标纠纷案津津乐道,而陈军正是该案件的代理人。“当时,合肥很多饭店都用‘王拐岗土菜馆’的名字,侵犯了原告‘王拐岗’的商标专用权。最后,我们打赢了官司,全市几十家饭店悉数改名。”
为了商标打假维权,陈军经常要像侦探一样带着公证员深入造假一线“虎穴”,以经销代理商名义跟造假老板们洽谈,“记得有一次在安庆光彩大市场,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挨家挨户步行排查大概两小时,最后几近中暑。”
然而,就是在这样辛劳和汗水的洗礼中,陈军也逐渐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型律师。
锋芒渐露调停合肥两个“万象城”
年,陈军从原安徽金晟律师事务所来到安徽中天恒律师事务所,继续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领域开疆拓土。
当时,一家国外科技企业磊若软件公司在例行软件检测过程中,发现合肥一些企业使用了盗版软件,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陈军承担了磊若软件公司serv_U、MD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皖维权代理工作,打了上百起官司,维护了该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的市场秩序。后来,磊若软件公司诉合肥城市通卡股份有限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还入选了安徽省版权局公布的年度全省十大版权典型案件,以及年度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十大著作权审判案例。
在精研业务的同时,陈军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