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急剧升高,在过去25年内,尽管采取了相关预防策略,其总体发病率基本保持稳定1。近三分之二的静脉血栓栓塞由孤立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所致,且80%位于肢体近端2。近期欧洲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VT发病率达到了70-例/,人年3。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主动脉外周循环和肺循环以及右心室功能工作组发表了关于急性DVT的诊断与管理的最新共识4,详述了急性DV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并对癌症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管理给出了具体推荐。
DVT诊断要点
DVT的诊断要点如下:
(1)临床表现是诊断的基础,如疼痛、肿胀、皮肤静脉可见度增高、红斑及紫绀,同时伴不明原因的发热等;
(2)对可疑下肢DVT患者,推荐应用改良的Wells评分两分类法进行评估分层;
(3)对DVT可能性较小的患者,推荐应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来进行排除;
(4)静脉超声为一线影像学检查手段;
(5)静脉CT扫描仅用于某些特定患者;
(6)对于确诊肺栓塞(PE)的患者,亦推荐静脉超声进行初始静脉影像学检查,评估DVT复发可能,以及对某些特定患者做进一步分层(图1)。
图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管理流程
DVT初始和长期治疗要点
DVT初始(最初5-21天)和长期(最初3-6月)的治疗要点如下:
(1)近端DVT患者应接受至少3个月的抗凝治疗;
(2)对于孤立远端DVT患者,复发风险较高者,抗凝治疗方案应与近端DVT患者相同;复发风险较低者,可考虑缩短治疗时间(4-6周),甚至降低抗凝药物剂量,或进行超声监测随访;
(3)无禁忌的情况下,近端DVT非癌症患者推荐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作为首选的一线抗凝治疗;
(4)症状14天、预期寿命1年的股静脉DVT患者,可考虑采用辅助导管溶栓治疗;
(5)不推荐急性DVT患者仅采取支架置入或机械除栓;
(6)若有抗凝禁忌,可考虑腔静脉过滤器,但不能与抗凝药物同时使用;
(7)为缓解急性静脉症状,可考虑使用加压疗法,进行早期活动和步行锻炼。
DVT延长期治疗要点
DVT延长期(最初3-6月之后)的治疗要点如下:
(1)关于何时中断和停止抗凝治疗,应个体化评估,平衡出血和复发风险,并考虑患者的意愿与依从性;
(2)无禁忌的情况下,非癌症患者推荐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作为首选的一线抗凝治疗;
(3)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时,建议行常规强度的治疗(INR2-3);
(4)若存在抗凝禁忌,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5)慢性静脉闭塞CEAP4-6级患者,可考虑血管再通;
(6)接受延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至少每年)进行依从性与获益/风险平衡的评估;
(7)中断抗凝治疗前应行静脉超声检查,便于在复发时与基线检查对比。
图2深静脉血栓的阶段性治疗
注:LMWH: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低分子量肝素;ClCreat:creatinineclearance,肌酐清除率;P-Pinhibitor:protonpumpinhibitors,质子泵抑制剂;VKA:vitaminKantagonist,维生素K拮抗剂;INR: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国际标准化比值。
DVT特殊情况下的管理要点
DVT特殊情况下的管理要点如下:
(1)怀疑上肢DVT者,静脉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2)上肢DVT抗凝治疗方案与下肢DVT相同;
(3)推荐低分子量肝素(LMWH)用于脑静脉血栓与内脏静脉血栓的急性治疗;
(4)癌症患者推荐使用LMWH进行初始和长期治疗;
(5)癌症患者在6个月的长期治疗后是否停止抗凝治疗,应个体化评估,平衡获益与风险,并考量耐受能力、患者意愿与癌症活动性;
(6)对于妊娠期DVT患者,推荐静脉超声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并推荐LMWH作为初始和长期治疗药物;
(7)分娩后应继续抗凝治疗至少6周,总疗程3个月。
相关文献
1.SilversteinMD,etal.ArchInternMed.,.
2.WhiteRH.Circulation.,(23Suppl1).
3.RaskobGE,etal.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34.
4.MazzolaiL,etal.EurHeartJ.,doi:10./eurheartj/ehx.
相关阅读
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血栓预防患者肺栓塞发病率:仍有肺栓塞难以避免
2.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风险不容忽视
3.NCCN癌症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指南(V1)解读
4.ACCP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抗血栓治疗
5.癌症患者血栓预防:Meta分析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方案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