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心方法

扑咚,扑咚,扑咚就是心脏跳动的声音,也是、我们生命在不断奔跑的声音。假如我们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就会预示着我们生命的终结。生活中就要及时的进行我们心脏的护理,尤其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小心我们的玻璃心破碎!中医上就是讲究心的护理,那么,怎样护理才会让我们拥有健康的心脏呢?

心藏神,精、气、神是人的根本,而神又是三者之间的统帅,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神比喻成水的形态,平时就储存在心这个容器里。只有把它安抚好了,人才能健康,放松安逸、喜乐的情绪对神恰恰是一种安抚。

夏季养心巧喝水

正确喝水是夏季“养阳、养长、养心”的第一养生保健良方。不过喝水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口渴了才喝水,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2.晨起空腹喝水一杯,洗肠利便;餐前半小时喝水一杯,有利于消化液分泌。

3.午时(11~13点)心经值班,在空腹时喝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有利于调节血压。

4.傍晚酉时(17~19点)肾经值班,空腹喝水有利于清利小便。

5.睡前喝水,有利于养心安神,促进新陈代谢,排泄废物。

6.夜睡在起夜排便后,喝一杯温水至关重要,能稀释血黏度,预防血栓和心肌梗死

养心的最佳季节——夏季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四季更替、阴阳消长都与人体五脏的运行互有关联,其中夏季十分炎热,五行主火,内应于心,是养心的最佳季节。

心静自然凉

心是人体气血运转的枢纽,同时也是人体最累的器官。因此,给予心脏一个平和安定的运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经常保持心态平和,会自我调节情绪,有助于安定心神。

通过减慢生活工作节奏、清心寡欲,都可以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也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绘画、钓鱼、下棋、散步等,以保持心情舒畅,达到“心静自然凉”。

养心的最佳时间——午时

中医认为,一日中养心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即中午11~13点。这是因为,午时是自然界天地之中阴和阳的转折点,还是人体十二经脉中心经的当令之时,所以是十二个时辰之中最适合养心的时间段。

养心食物方法:

心最喜欢的颜色——红色!中医五行里,心属火,心主血,所以心最喜欢的颜色就是红色。如果想养心的话,就要最好吃一些赤色的食物,因为赤色食物对应的同为红色的血液,并且还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

红色食物: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茶、胡萝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

心脏病患者的食疗禁忌

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

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

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

 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毫升。

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4.少量多餐

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5.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

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6.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7.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

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按摩养心法

按摩疗法,常可对心脏病人起到有效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作用。至少,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1.内关

内关穴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是心脏的保护伞。“胸胁内关谋”,内关自古以来就是防治心胸疾病的核心穴位。现代医学证明,点揉内关,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可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使心肌在缺血缺氧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能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有效缓解心脏病人的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压住另一只手的内关穴,稍向下用力按,保持压力不变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揉约60次,逆时针按揉约60次。直至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效果。也可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揉内关和外关,内外关同步按摩,可加强效果。外关在前臂外侧,内关穴的对应点上。

2.膻中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穴。按揉膻中穴,能改善心脏的神经调节,增加心肌供血。有效缓解心脏病人的胸闷、气短、心烦和心悸,减少早搏。

按摩方法:与内关相同。压1分钟;按揉1分钟。也可以将手掌压在膻中穴上,顺时针转次,逆时针转次。

3.至阳

穴位在背部正中第七至八胸椎棘突之间,正坐低头,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取穴。中医认为,至阳是人体的阳气极致之处,按摩至阳,可很好地补心阳。双手叠加用力按压至阳穴,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至阳是缓解心脏病人心慌、胸闷的舒心穴。

按摩方法:病人自己也可以用该穴对准桌子角自行按压。或可用五分硬币用力按压至阳,直至症状缓解后数分钟。如果能把膻中穴和至阳穴同时做按摩,效果会更好。

4.拍揉左胸

能改善心肌供血。

按摩方法:用右手掌平放在左胸部心前区,顺时针按摩36次,逆时针按摩36次;然后,右手半握拳,以桡侧(靠拇指一侧)轻叩心前区36次。或用右手掌拍打心前区36次也可。

5.神门

位于腕横纹尺侧(靠小指一侧)端凹陷处。保养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该穴次;每日两次。可缓解心脏病人的胸闷、胸痛、心慌、头痛、头晕、失眠。

6.心俞

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现代医学证明,刺激心俞穴,能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按揉心俞穴,能缓解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双手大拇指直接点压该穴位,患者自觉局部有酸、麻、胀感觉时,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坚持每分钟按摩80次,按摩心俞后,往下推至膈俞(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继续按摩80次,效果更好。

7.劳宫

劳宫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无名指指尖所指处。劳宫是心脏的强壮穴,经常按摩劳宫穴,能起到强壮心脏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对侧手拇指按摩劳宫次,两侧交替进行。心脏病人的保健按摩,主要是穴位按摩,简便易行,行之有效。与药物配合,定会相得益彰。

扫码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l/31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