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迎接年8月19日第一个“中国医师节”,广东新快报社发起年“为善而生——好医生好故事”系列活动。
8月16日下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主办的“好医生好故事”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院章海波教授获评年广东“好医生好故事”仁心奖,全省仅10人获此殊荣。
大会现场
章海波教授(右一)获年广东“好医生好故事”仁心奖
永不止步的“救心”使者
广东医院章海波
在休息日的凌晨,广东医院驶入一辆专业监护型救护车,送来的是一位来自连南的心脏左房粘液瘤危急患者。
自年7月,广东医院(下称“广药大附一院”)创新性帮医院,创立“省-县-镇”紧密结合型医联体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广药大附一院为其注入强劲的医疗、管理血液,辅助其医疗、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也让当地人民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
这位危急患者就是受惠者之一。房女士因多次晕厥医院,检查发现心脏左房有一巨大肿瘤,阻塞心脏二尖瓣口,随时都有脱落栓塞和死亡可能。医院迅速联系广药大附一院专家,远程会诊后决定由医护团队护送房女士前往广药大附一院行左房粘液瘤切除术。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鸡蛋”大小的左心房粘液瘤被完整取出,从肿瘤发现到手术完成不足48小时,威胁着患者生命的“定时炸弹”终于被成功拆除。负责本次紧急远程会诊及手术主刀的,是来自广药大附一院心胸外科的主任医师章海波。
干了一辈子医生也没厌烦
章海波出生在湖南郴州,高中毕业后,加入了上山下乡的浪潮。年,章海波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命运转折——国家恢复高考了,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幸运地考上了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那时候读什么专业自己没有明确的概念,能考上大学已经是幸运儿了。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学医,不如说是医学选择了我,而这一选择我终生不悔。”章海波说。
年,章海波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心胸外科医疗工作,年底调入广药大附一院工作,年任心胸外科主任。曾成功完成“法洛氏四联症根治”“完全性心内膜垫畸形矫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右室双出口矫治”“改良fontan手术”等较复杂的先心病手术。
作为一名从医近40年的医务工作者,章海波头顶许多“光环”:优秀科技工作者、“救心行动”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这些头衔都不重要,对病人而言,我就是一名医生。”章海波对名利看得很轻,待在病房、守着病人,是他最大的爱好。
年,章海波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他放弃了大城市舒适的“退休圈”,作为“特岗专家”继续奔赴基层医疗第一线,常驻由广药大附一院托管的医院,为基层医疗继续发光发热。“我一直觉得60岁退休太早了,对于我们医疗工作者而言,这正是黄金年龄,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这么多年,我们有技术,有经验,这时候如果退下去了,是对资源的浪费。”章海波说,他现在仍感觉精力旺盛,工作充满激情,他的家人也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
对待病人一丝不苟
章海医院是出了名的。“章主任对我们要求很高,许多工作他都亲历亲为、言传身教。”现在已是心胸外科骨干的陈医生还告诉记者,他刚来院时的一段经历:“当时我为一患者换药,但没有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感,章主任看见后严肃纠正了我,并亲自示范调整患者身体的位置,询问患者感觉体位是否舒服。”陈医生说,当时他觉得章主任的批评小题大做了,后来才明白,这些细节对医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病人完成手术,我都会守着病人咳出第一口痰才能放心,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准确了解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才能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章海波说。在广药大附一院心胸外科的走廊上,患者们纷纷与章海波打招呼。虽然章海波现在在医院驻点帮扶,但科里有重大的手术,他也会从连南驱车回来参与。近40年的从医经历,救过多少人章海波已无法记清,但很多患者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果害怕承担风险,不敢给病人治疗,那么这名医生是不称职的。”有一次,章海波接了一“法洛氏四联症”患者,在给患者手术开胸后,发现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此前的病情已相当复杂,开胸后发现的情况更甚!”章海波回忆说,“这手术有风险,但我现在清晰地了解病人的情况,也做过很多次这样的手术,而且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情况除了手术别无他法。”在这个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章海波没有犹豫,和家属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章海波回到手术台,几个小时后,手术成功了。“如果医生因畏惧承担风险,而放弃了治愈病人的机会,那他永远成不了一个好医生。”
章海波教授(右二)与我院“救心”团队为患者开展心脏手术
扶贫“救心”为延续生命奔走
对于先心病患者,与生俱来的疾病让他们如此不幸,而且治疗手术需要花费数万元至十几万的费用,这对山区贫困家庭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负担。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有像章海波这样为他们的健康奔走,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们重新找回健康的心。
从年起,广药大附一院联合当地民政部门,香港海景扶轮社等机构以及医保局,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基金会等机构承担一部分费用,医院补助一部分费用,针对贫困先心病儿童开展心脏“救心行动”。十多年来,广药大附一院救心团队辗转粤东、粤西、粤北等贫困地区,筛查贫困先心病患儿,至今已有超过名患儿成功接受先心手术,重获“心”生,医院为此被授予广东省红十字会“救心行动”突出贡献奖。作为这项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和实施者之一的章海波,被评为“救心行动”先进个人等。
年初,退休的章海波作为“特岗专家”赴粤北山区,来到广药大附一院创新托管驻扎地——连南。他奔走在连南瑶山间,发现这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更高,而且长期缺医少药,不少病人发展到晚期心衰,有的脑梗塞瘫痪。“‘风心病’最终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愈,一般的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率能达到98%以上,但因‘风心’换瓣手术费用高昂,大部分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在等待中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为此,章海波积极奔走联络,在他的建议下,广药大附一院、连南县卫计局、医院联合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会、连南县民政局,于年7月启动“救治贫困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精准扶贫”项目。
项目开展后,章海波除了常驻医院为患者看病,更多是在瑶山间奔走,为了筛查病人,他几乎走遍了连南的每一个乡镇。连南县三江镇有一对姐妹,都患了多年的风心病,妹妹60多岁,已发生过心房血栓脱落脑梗塞,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姐姐70岁,长期心衰,身体瘦弱。章海波了解到情况后,建议将她们纳入到扶贫项目。现在,两姐妹双双成功接受了换瓣手术,恢复良好,并节省了十几万的手术费用。自项目开展以来,在连南累计救助了贫困先心病儿童、风心病患者近40名。章海波也获广东省“一心公益基金”杰出义工奖。
输
“病人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章海波享受这种快乐,并将继续为之努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