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书,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阴阳为纲,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氏所论乾坤坎离、脏腑生克、五行六气、三焦六经、气血水火、外感内伤等均以阴阳为纲,形成非常鲜明而独特的的学术体系和理论特色。
因此他“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并把这种观念称之为“阴阳至理”。
1.阴阳为纲,统分万病
郑钦安以《易经》、《内经》、《伤寒论》为宗,“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之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医法圆通》郑序)。
“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辨证总纲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郑氏临床辨证的最基本的学术思想,因此他“认证只分阴阳”,50“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这一观点,他称之为“阴阳至理”。“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46在郑氏学说中,“阴阳至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部《医理真传》通篇都贯穿着这一学术思想。
“认证只分阴阳”,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体现了《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精神和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具有高屋建瓴,执简驭繁的辨证特点,郑钦安在其著作中,反复阐述这一观点:
“万病不出阴阳两字”。(50)“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 “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 “予治一切病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万病起于一元伤损。分而言之,上中下各有阴阳,十二经各有阴阳;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60
“病有千端,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阳两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也。” “仲景一生学问就在这阴阳两字,……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46 “今与诸公约:病无论乎男女老幼,药无论乎平常奇异,价贵价廉,只求先生认得阴阳,用得恰当,则尽善矣。”44
“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09总而言之,无论何病何症,先求阴阳至理,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以阴阳为纲统分万病,可以使医者执纲挈领,不在脏腑五行上追求,不被复杂的症状迷惑,不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地步。郑氏在书中屡次批评世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流俗和一见什么病就用什么方,袭用“套方套药”的市习。他们不问阴阳,“不求至理”,一味在“五行生克上追求”,“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悔,诚不若少之为愈也。”“方愈多而旨愈乱”,“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他反复指出:
“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追求。……开口即在这五行生克上论盛衰,是知其末而未知其本也。”
“历代以来,著作者数十余家,皆含糊不清,并未将阴、阳底蕴明明指出,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论,铺张满纸,……宗旨不明,源头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矣。” “总之,病情变化,非一二端能尽,其实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若欲逐经、逐脏、逐腑论之,旨多反悔,诚不若少之为愈也。”33
“至于受病,浅深各有旨归。然分类以治之,未始不当,但方愈多而旨愈乱,若不再行推醒,拈出旨归,将来后学无从下手。当今之际,谁非见肿治肿,见胀消胀者哉。”60 “但于阴阳攸分,全无定见,终不若握此阴阳法度,治之庶可无差。”“学者切切不可一味见病治病,务要将内外病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70
归纳以上论述,无不强调阴阳为纲的“至理”,其余“逐经、逐脏、逐腑论之”,“分类以治之”等皆属治标,“旨多反悔”,“方愈多而旨愈乱”,“诚不若少之为愈也”。
总而言之,郑钦安在辨证论治中,坚持突出阴阳这个总纲,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只在阴阳上求根本;不在脏腑五行上绕圈子,只求阴阳两纲之“至理”。套用一句《内经》的话说,就是“谨熟阴阳,无与众谋”,这在历代医家中确实独树一帜,诚如郑氏自述,“虽非万举万当,亦可为医林一助云而。
.阴阳两纲,各有实据
郑氏在《医理真传》自序中开宗明义,就强调阴阳辨证的地位和作用:“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他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课题。全书通篇从阴阳角度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据证立法用方。“然阴虚与阳虚,俱有相似处,学者每多不识,以致杀人。”
既然阴阳难识,那就应该制定、掌握判别阴阳的标准,郑钦安称之为“阴阳实据”,“阴阳务求实据,不可一味见头治头,见咳治咳,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
那么怎样区分阴阳呢?“三阴与三阳,病形各殊,三阳不足之症,所现纯是阴色,为其阳不足,而阴有余也;三阴不足之症,所现全是阳色,为其阴不足,而阳有余也,此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也。”
这是区分阴阳的纲领,简单说来,阴证所现“纯是阴色”,郑氏经常又称为“阴象”、“寒形”;阳证所现“全是阳色”,郑氏又称为“火形”、“热象”。他总结的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与一切阴虚症法,对阳虚证和阴虚证分别作了明确概括,提出辨认要点,他称之为“阴阳实据”,又称“阴阳辨诀”或“阴虚阳虚秘诀”。这是他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形成,也是对阴阳学说的丰富与充实。在郑氏学说中,这些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以后我们将经常提到之。
哪些是判断阳虚证的“阴色”、“阴象”呢?在“辨认一切阳虚症法”中他指出:“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浅黄润滑色,满口津夜,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应该指出,郑氏所谓阳虚,即指虚寒,也包括实寒。
哪些是判断阴虚证的“热象”、“火形”呢?在“辨认一切阴虚症法”时说:“凡阴虚之人,阳气自然必盛。外虽现一切阴象,近似阳虚症,俱当以此法辨之,万无一失。阴虚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多痰,饮水不休,六脉长大有力,种种病形,皆是阴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益阴以破阳。”两相对比,“阴色”、“阴象”与“热象”、“火形”,确如郑氏所说,“阴阳二症,判若眉列”。同样应该指出,郑氏所谓阴虚,即指虚热,也包括实热。
在《医理真传》“钦安用药金针”中他再一次明确:“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这就是郑氏所谓的“阴阳实据”或称“阴阳辨诀”,—15亦即判断阴虚阳虚的“秘诀”。在《医理真传》卷二、卷三中,他还分别列举3l条阳虚病症,9条阴虚病症,采取问答形式,详加论证,“以便学者参究”。那么郑钦安是如何凭着“阴阳实据”来判分各种病症的阴阳两纲呢?下面举例证明之。
比如论眩晕,“眩晕一症,有上实下虚者,有上虚下实者,有清阳不升者,有浊阴上干者,有夹虚风者,有夹虚火者,有脏腑偏盛而致者,种种不一。括其旨归,总不出阴阳二字。……其人面白无神,饮食减少,二便自利,困倦欲卧,喜热畏冷,……脉浮无力而空,诸如此类,都属阳虚;……察其人精神不衰,舌黄喜冷,饮食易消,二便短少,……脉实有力而长,诸如此类,都属阴虚火旺上干所作。”
论吐血,“吐血一症,其要有三。有阳虚者,有阴虚者,有因外邪阻滞者。……凡阳虚吐血之人,言语无神,脉息无神,面色无神,气衰力竭,困倦喜卧,不思饮食,咳多清痰……阴虚吐血之人,言语有神,面色有神,脉息有神,吐虽多,不觉其病,咳多胶粘之痰……”
论眼科诸症,“目症有云七十二症,有云三百六十种,名目愈多,旨归即晦。今为之总其大纲,括以阴阳两字为主,余不足录。阳症两目红肿,羞明眵翳障雾,赤脉贯睛,目泪痛甚,小便短,大使结,喜冷饮是也。阴症两目微红,而不羞明,即红丝缕缕,翳雾障生而不觉痛甚,二便如常,喜饮热汤者是也。”
论发斑,阳证发斑,“其人口臭气粗,壮热饮冷,脉大而实,……”阴证发斑,“其人懒言嗜卧,不渴不食,精神困倦,……”
总而言之,辨认任何病症,“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挈定阴阳实据治之,发无不中。”01能做到这一点,用郑氏的话来说,“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火神派医家如吴佩衡、范中林先生等根据郑氏“阴阳为纲”的理论,积累很多治验案例,笔者曾在“壶天漫笔·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
自从学习郑钦安学术思想以来,可谓眼界大开,见识大长,收获大增。深感今是昨非,“阅一年则多一年之悔悟”(何廉臣语),深悟从前未能治好之病,疑似不能辨认之症,实乃未识阴阳至理之过也。有郑氏阴阳为纲的理论作根基,辨证务求阴阳实据,治病“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自感心中有据,辨治有谱了。再治病信心大增,疗效大有提高,可称提高一个新层次。下面举几个近期案例谈些体会。
慢性头痛:厉某,男,49岁。头痛反复发作已0年。每年春秋两季多发,本次发作已半月。每次发作先觉头面发热,随之头痛,以巅顶为重,头沉势如带箍,颈部酸痛,嗜困,“迷迷糊糊”,口和,无恶寒。舌淡胖润,略有齿痕,脉滑无力。分析此案,长期头痛,并无表证,当属内伤引致。患者“嗜困,迷迷糊糊,口和”,结合舌脉,一派阴象,其头痛发作前先觉头面发热,乃系阴盛逼阳上浮,属阳虚之阴火,不可视为阳热,因辨为阳虚头痛,以郑氏潜阳丹加吴茱萸、黄柏、葛根治之:附子0g砂仁15g龟板10g炙甘草15g吴茱萸10g黄柏10g葛根15g生姜10片。3剂后各症显减,再5剂诸症悉除。随访迄未复发。
按:该患系老病号,多次头痛发作,余用活血祛风、虫蚁通络之剂,亦能控制,唯不能“除根”,自忖未离套方套药,苦无手段“除根”。今从阴证着眼,不在头痛名目上寻枝叶,只在阴阳上求根本,开手即收佳效。患者说以前也曾服药,从未感到这次这么有效。益信阴阳为纲可作圭臬也。
慢性前列腺炎:刑某,男,5岁。前列腺炎二年余,尿频,夜间二、三次,尿线分岔,无力,尾骶、会阴部、睾丸疼痛,腰腹发凉,畏寒,前列腺指检轻度肿大,性情郁闷。舌淡胖润,有齿痕,脉弦尺沉。此证一派阴寒之象,虽系前列腺炎,不应为西医诊断所囿,当按少阴病辨证用药,四逆汤加味:附子5g,干姜15g,补骨脂15g,桔核15g,肉桂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0g,川断5g,桃仁15g,红花10g,黄柏10g,砂仁15g,吴茱萸15g,炙甘草15g。5剂后诸痛轻减,夜尿一次,腰凉好转。守方加减调理个月,诸症若失。
按:以前接治前列腺炎,多从湿热入手,用些套方套药,自知疗效并不理想,然亦别无它法。自接受郑氏阴阳为纲的理念,按照阴阳实据考察病症,“认证只分阴阳”,心中已有定规,不再囿于西医诊断,故而出手即用四逆汤,自知既或不中亦不远矣,取效当在予料之中。深信郑氏理论切实可行。
阴疽痹痛:杨某,男,34岁。一个月前,左膝突然疼痛,痛若针刺,牵及下肢,屈伸不利,夜甚于昼。足凉过膝,不能盘腿,跛行,查左膝内侧长有一包,鸽蛋大小,质软,皮色微红,按之并不痛。饮食二便正常,服过多种药不效。察舌淡紫胖润,脉弦。此症肢膝疼痛,当按寒湿痹证论处;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痛,当以阴疽看待。统而观之,患者足凉过膝,舌淡紫胖润,显系阴症,治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阴疽用阳和汤,今以二方合用:附子15g,熟地0g,鹿角胶10g(烊化),干姜10g,桂枝10g,麻黄10g,白芥子15g,赤白芍各15g,知母10g,苍白术各15g,防风10g,牛膝15g,乌蛇15g,炙甘草10g。服药5剂,诸症均减。续服10剂,疼痛已无,包块消失,痊愈。
按:膝侧包块虽肿微红,不能以阳热疮肿看待,观其总体脉症,纯系一派阴象,不难认定。所用合方,其实含有四逆汤方意,以其治此阴症,既或不中,离之亦不远。
过敏性鼻炎:蔡某,男,36岁,公司老总。病己10年,鼻流清涕,总揩不止,屡治乏效,甚以为苦。每因操劳则头痛、头胀,眩晕,口和,余无异常。舌淡稍胖润,脉滑寸弱。10年之症,总由营卫失和,肺虚失宣引起。心肺阳虚,每因操劳重伤上焦阳气,下焦阴气上僭,而见头痛、头胀,眩晕等症,口和,舌淡胖润则是阴象实据,投以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10g,葛根15g,附子15g,干姜10g,砂仁10g,麻黄5g,天麻15g,炙甘草10g,生姜10片,大枣10个。5剂后鼻涕显减,守方加黄芪调理周,症状消失。
按:鼻流清涕不止显系心肺阳虚,不能统摄津液,兼以营卫失和所致,用桂枝汤加附子、干姜当属正治,收效当在情理之中。若囿于过敏学说,用些所谓抗过敏中药,终是不能治本,不如把工夫用在阴阳上,求得治本之功。
文源:医品阁
精彩文章回顾
如何彻底地治疗疾病,拥有真正的健康?
生病的心灵真相:身体的果,灵魂的因
你浪费了多少能量去期望别人改变?
秦老师讲故事:精神病都是怎么形成的?
系列3:《夫妇道》《老太太道》
演说论语-10集|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治人心(终)
“贪吃”正在害死你!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新发现
绝处逢生,中医治好了我的淋巴瘤(真实经历)
人家民间高手,闲聊就把经方讲得如此透彻
收藏!薛振声老中医一剂全息汤,能治万种病
集全了,伤寒11方证病机(速查必备)
麻仁丸、润肠丸和麻仁润肠丸的区别
本能系统论-3-生命本能系统
中国古代顶级的生命科学-性命之学
江西赣州因宋朝,排水系统超强,令人深思
毛泽东谈中印战争:印度整了我们整整3年我们才还手
阿毗达摩第三十九讲-恶作(追悔)心所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45
郑钦安核心:认病捷要、阴阳辨证、用药金针
郑钦安的遗憾与局限(火神派)
名医郑钦安提倡用放生、行善法,来治疗疑难怪病
火神中医:给你8篇对火神派的理解认识
关于李可与火神派的问答实录
经典的火神派风格,你知道吗?9位中医名家用"附子"的心法
火神派的温阳九法
中医火神派的医理
“真武汤”“四逆汤”大揭秘……(阳气/扶阳)
“扶阳”药物的巨大作用,在于温通十二经络,而非补肾阳
扶阳食疗大法(收集齐全)
李可老中医:论癌症治疗的思路(扶阳治癌)
刘力红:中医强调平衡,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
蔡长福论扶阳:冷了就扶阳,扶阳必然耗阴!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阴盛阳衰”怎么治?扶阳学派的复兴!
李可:谈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
拜读李可老中医的扶阳思想(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
肿瘤的根治:扶阳、散寒、祛瘀
“扶阳”药物的巨大作用之续-由成都人怕"麻黄"想到的
扶阳思想的核心与运用
扶阳核心是扶正而非温法
从姜桂附看扶阳理论的应用
李可:谈治未病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刘力红:运用扶阳理路的思路
阳气不足,百病生!用它不仅扶阳养生还能治感冒!(大家都在用)
肿瘤的根治:扶阳、散寒、祛瘀
论癌症治疗的思路(扶阳治癌~)
价值连城的补肾扶阳大法(值得收藏)
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
《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
翟双庆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治阳气不足
著名中医学家吴附子,治病精髓原来是这样!
大黄附子增味汤寒热互济开郁结
这些年,我们吃错了多少药?(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
附子,毒药变良药的神奇蜕变
这些年,我们吃错了多少药?(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
李翰卿:附子的6种用法和8项使用注意
大黄附子知柏功过论-吴昌衡
经典的火神派风格,你知道吗?9位中医名家用"附子"的心法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来还可以这样用!
附子理中丸治疗冠心病
国医大师郭诚杰附子、川乌、草乌应用经验
附子理中丸,专治阳气不足
何药可以代替附子?
归脾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的异同和药效比较
《伤寒论》“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及温胆汤临床应用(实用)
四逆汤去肾寒,附子理中汤去脾寒,小青龙汤去肺寒……
附子用不好是毒伤身害命,用的好回阳救逆,蒲老附子临床经验总结!
仲景如此喜用附子,你发现他配伍的规律了吗?
附子用不好是毒伤身害命,用的好回阳救逆,蒲老附子临床经验总结!
97岁妇科老中医首次揭秘:两种食物我从来不吃!(附送子汤)
倪伯时医师谈炮附子中毒
顽固性咽炎特效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孩子鼻梁上的青筋怎么回事?(附诊疗方法)
附子用法概论(乌头子根)
中药里面的肿瘤克星:附子、南星、半夏
后世中医谬论多,事实理论都证明半夏瓜蒌不反附子
难得的资料,一位名医“附子”的应用体会(徐仲才)
吃东西不光吃的是物质,食物本身有神、气、质的区别!
一位女中医的愤怒控诉:中国孩子身体为什么这么阴寒?
有一种锻炼法,可让人人活过岁(国家体育总局力荐)
贺普仁:眼睛模糊,视力不好?教你一招恢复视力
陈士铎推荐效方:磨翳丹(治疗胬肉攀睛)
中医治疗美尼尔氏病八法
薛志成
“大筋软短,小筋驰长”汇解(附医家观点和病案)
冬天不想脑梗、心梗,千万远离三物,常饮二种水,做好一件事!
游泳会伤阳气,引发多种疾病?听听中医怎么说
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
《黄帝内经》:为什么要补阳气?怎样补?
翟双庆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治阳气不足
阳气产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补阳方法大全)
耗尽你阳气的,正是这些行为,一定要戒掉!(附增加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附子理中丸,专治阳气不足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不懂何为"精气",病难断,命难长!(说透阴阳玄机)
人体阳气由强到弱的过程,就是疾病发展的过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足
南怀瑾老师
刘力红:冬三月要养藏,否则阳气受伤害而百病生
卢崇汉:阳气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阳气不足
南怀瑾老师
刘力红:中医强调平衡,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
卢崇汉:阳气的重要性
卢崇汉:人体如石磨,阳气是动力
大医卢崇汉:早衰缘于阳气损耗
养生就是养阳气
李可:阳气不到的地方就是病!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拍手养生法:拍手震动阳气,效果惊人
老中医李可
从阳气理解抑郁
伤阳气的西药,你一定要知道!
万病不离寒气,中医治本之道是:扶阳、散寒、祛瘀
寒容易伤阳气,湿也容易伤阳气,两者有什么区别?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养生与治病的关键就是养阳!
全阳为仙,全阴为鬼,道家阳气与养生(推荐)
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吞噬现代人阳气的10大恶习
阳气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药,可现代人80%阳气不足
几百例癌症中医体检,发现个惊人的共同点!这些西药一直在伤阳气!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是生癌之本
阳气不足百病生,如何补充人的阳气?
中医认为没有阳气就没有生命(大师李可讲阴阳)
身体恢复阳气的秘诀
阳气不足百病生,如何补充人的阳气?
阳气不足,原来是因为债主太多了
积累阳光、驱除阴气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