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卫生适宜项目“常见心律失常规范化诊疗推广会
——重医附二院心血管内科走进奉节站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更是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经常遇到的临床问题,尤其在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更为多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因心律失常多呈危急重症表现、种类繁多、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治疗方案多样化、且治疗过程中多有较高的潜在风险。
为提高本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常见心律失常的认知水平,推广常见心律失常的规范化诊疗技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降低其心律失常相关致残、致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年12月14日,重庆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卫生适宜项目“常见心律失常规范化诊疗”推广会的负责人殷跃辉教授带领他的团队走进美丽的诗橙之乡——奉节。此次会议由医院主办,医院共同主办。医院心血管内科熊春林主任主持,首先殷跃辉教授就此次推广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发表讲话。医院书记史克祥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对专家团队不辞辛劳来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指导表示真诚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对奉节地区心律失常的规范化治疗有进一步提高,并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经常把这种学术交流送到基层,为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在心律失常规范化诊疗方面提供最新的指导及意见。大会共吸引来自奉节地区的各个医疗单位同仁共余人参会。
殷跃辉就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表讲话史书记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讲座
首先,殷跃辉教授就《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殷跃辉教授指出,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的终末期,而心力衰竭常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进行药物的选择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尤其重要,殷跃辉教授就国际上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药物选择治疗的大型研究进行解读,最后还分享了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典型病例的治疗策略,有据有例,让听众豁然开朗。
接着刘增长教授就《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管理》进行了演讲。刘增长教授着重就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各种指南和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详尽而细致的分析了各种常见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药的选择,观察的重点以及临床上的新的治疗进展。
凌智瑜副教授就《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选择》进行了分享。凌智瑜副教授指出心房颤动的危害性大,具有“三升三降”的特点,即脑卒中发生率、住院率、死亡率上升;生活质量、心功能、认知功能下降;新的治疗策略——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房颤的根治房颤的重要方法。现在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进步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一年手术窦性维持率可达80以上,并且可以改善左心房的结构,减少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接着杜华安博士还就《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策略》进行了分享。杜华安博士指出,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卒中(中风)的发生率也高,同时出血风险也高,怎样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非常重要。
最后陈伟杰博士就《心房颤动的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指南和我院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案例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分享。最后总结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以减少心房颤动脑卒中发生的同时,可以降低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
会上大家听的聚精会神,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专家们的分享。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解答了许多他们在临床中的疑惑,给他们提供了临床经验,收获满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