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林教授探索应对之策,防治老年人的l

章振林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临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以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篇,年以第一完成人因课题“骨质疏松和单基因骨病的遗传机制和临床应用”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年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有所局限且存在诸多误区,关于骨质疏松症有何特点又该如何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是如何制定的?补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刊有幸邀请到来自上海交通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主任章振林教授为我们答疑解惑。

问:骨质疏松症是重要的健康问题,十个老人中会有三个存在骨质疏松症,请您谈谈当前骨质疏松症多发的原因,以及我国罹患骨质疏松症人群的特点与国外有何异同?

章振林教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作为慢性常见疾病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症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西方国家相比,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仍然薄弱。当前我国14亿人口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18%,其中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老年男性和绝经妇女常罹患骨质疏松症,伴随年龄的增加,将导致骨量的流失,多数人认为,老年人出现驼背、椎体骨折等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错误认识。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普通民众和部分医护人员,常缺乏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以及重视程度,无法顾及预防、早期筛查的作用,因此认识骨质疏松症,普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知识,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骨质疏松症,亟待提高人们对于骨质疏松症这个“静默的杀手”的认识和重视。

问:去年您牵头并首次制定了《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对比之前,它的制定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创新点?

章振林教授:多数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症认识相对薄弱。同时,许多医护人员也缺乏对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规范性指导,因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年10月推出了首个《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我国目前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51.6%,男性为10.7%。相较女性来说,虽然男性的患病率更低,但男性椎体或桡骨远端以及髋骨骨折等症导致死亡率却显著高于女性。

综合来看,如何对男性骨质疏松症进行有效的诊断、治疗目前仍缺乏依据,在防治男性骨质疏松症时,并不适合沿用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指南。在此背景下,相关指南的制定,可加强医务人员对男性骨质疏松症有效的筛查和诊断、治疗,同时也弥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目前《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下载量已超余次,可以看出,指南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医生的欢迎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l/92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