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要素带你巧记ldquo心律失常r

6要素带你巧记“心律失常”

一、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并以一定的频率,按正常传导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正常心脏冲动传导的顺序: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

二、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

(一)窦性心动过速:次/分。多在-次/分

(二)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

三、房性心律失常

(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

P波提前出现,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为P′波

其后多见不完全代偿间歇

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

(二)心房颤动

1.病因:风心病最常见。

2.临床表现

症状:心室率不快者,可无症状,心室率较快者,可出现头晕、胸闷等,极快者可诱发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体征: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不规则、短绌脉。

并发症: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3.心电图特点

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f波。心房率为~次/分

心室率在~次/分,RR间期极不规则

QRS波群形态正常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电图特点

心率-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

P波为逆行性,可埋藏于QRS波群之中

突发突止

2.治疗要点

⑴急性发作期

兴奋迷走神经:诱导恶心、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按摩颈动脉窦(患者取仰卧位,先右侧,每次约5~10秒,切勿双侧同时按摩)、面部浸于冰水中、按压眼球

药物治疗:首选腺苷

电刺激:射频消融术、食管心房调搏术等

同步直流电复律

⑵预防复发。

五、室性心律失常

(一)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1.心电图特点: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s。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室性期前收缩后可见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联律:每一个正常波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三联律:每两个正常波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

频发早搏:≥5次/分为频发

2.治疗要点:无明显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有明显症状者,首选利多卡因。

(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指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

病因:最常见的是冠心病,曾患心肌梗死者。

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与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和心功能状态不同有关。

心电图特点:突然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心室率一般为~次/分。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治疗要点

无器质性心脏病、非持续出现者——无需治疗

持续发作者,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需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诱因者—药物:首选利多卡因

药物无效——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最严重。

1.病因:心肌梗死最常见。

2.临床表现:病人迅速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无法测到。

3.心电图特点

室扑:正弦波图形,大而规则,其频率为~次/分,难以区分QRS-T波群

室颤: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波形,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

4.治疗要点: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六、护理措施

休息与体位:避免左侧卧位。

饮食:低热量、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戒烟酒。

吸氧:一般2-4L/min。

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频发、二联律、三联律、多源、成对或R-on-T室早、室速、窦停、Ⅱ°Ⅱ型或Ⅲ°AVB、室扑、室颤。

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最后,还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85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