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看来,生活中过度节省会带来糟糕的体验。
也有人精打细算,理性量入为出。
无论选择怎样的消费方式,都应该是“自己觉得舒坦就好”。
从买买买到断舍离。
从舍不得花钱到一掷千金。
从追求奢侈品到习惯帆布包。
那些改变了消费观念的人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1KK大学室友是个重度音乐爱好者,离不开耳机。她的耳机基本都是在路边的小店或是淘宝上买的,十块钱左右一条。有一次我跟她同时在淘宝上买了耳机,她依旧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条杂牌的十几块钱左右的耳机,而我买了索尼的一条一百多的耳机。然后,在后来的一年里,我发现她又换了数十条耳机,而我的索尼被我扔进洗衣机好几次依旧坚强地存在,音质也没受到影响。在悄咪咪地算了一笔账之后,我意识到,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正道。2爱打架的小狐狸大概是某天中午在食堂吧。买了西瓜,但是饭吃完了,西瓜还没有吃完。一碗粥也已经在桌子上放凉了。当时觉得有一点无聊,就看着周围在低头吃饭的人。一个小男孩的眼睛始终瞅来瞅去的,一开始我不知道他在看些什么但是后来顺着他的目光一看才知道他只不过是想吃块西瓜。但是大城市里的水果,从来没有便宜的。那时候西瓜大概2块5一斤吧,他爸爸还穿着带着水泥灰的衣服,没有答应买给他。那时候我就知道,每一分每一毛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一样。23bytonna是好多小事逐渐积累的。买了很多没用过或者用过很少几次的物品,才发现自己误用了不少钱。用得频率高的东西要买好的,毕竟平摊到每次就差不多了。能重复使自己快乐或充实的要舍得花钱,比如参加个学习班或者买书(虽然也没看多少),毕竟搓一顿得上百块了,感官刺激总是暂时的。渐渐的开始习惯看自己有什么旧物可以用,发现思维也跟着有些改变了,开始聚焦自己拥有什么,虽然客观上没什么钱,也会觉得越来越“富有”。4DorisZ咸鱼改变了我的人生,自从开始咸鱼卖东西之后,每次再买东西我都想想这东西我未来咸鱼上卖得出去吗?能卖10%的原价吗?答案是否定的,立马就kill了购买欲。现在只想买一些消耗品。5by猪脚姜1、喜欢的电影院线排得少。意识到,每一次消费,都是对未来的投票。2、租房搬家。物品少反而好,比如衣服随意买,基本一周不重复就可以了。3、各大促销节日。所有优惠都一定是为了让我们消费更多,不一定是打折的时候才消费,但一定是心动的时候才消费。6胡诌小时候我要报什么兴趣班,学舞学歌学琴都需要装备,我妈从来没有犹豫过价格,虽然不是买最贵的但质量从不会差。我小时候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妈妈给多少就花多少,冲动消费数不胜数。直到初三那年中考完和妈妈逛街,她看中了一条裙裤,她穿着很好看,但价格略贵,也不打折,她站在试衣间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没买,我觉得很奇怪,明明很适合,价格也不至于高不可攀,为什么不买?我至今都记得母亲的那句话:“这条裤子抵你两节课的钱呢。”当时说不上来什么心情,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很随意,许是真的不在乎,但我妈这么漂亮的人,不该说这样的话。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不经大脑就乱买东西了,也绝不浪费我妈任何一分钱,现在还是学生,能力不够,等我拿到第一笔工资一定给她买一套最漂亮的衣服。7渔夫的广播几十万的理财产品打了水漂,要回来的希望极度渺茫。各种不舍得花的钱到最后给了别人挥霍了,人家花起来那叫一个舍得。于是开始改变一些固有想法,努力挣钱的首要目的不要是让其生钱,再生钱,无限循环,到死方休。尽力的让每一分钱对应一个梦想,然后花出去,去实现。这样钱才更像钱。8Mega.Fan面临婚姻破裂的时候。结婚几年来,花呗、借呗、房贷、车贷,毫无存款。总想着提前消费,反正有工资慢慢还。突然净身出户了,觉得自己一无所有。这个时候我连去一趟周边游的钱都不敢花,医院检查,以前喜欢买的化妆品、衣服、包包,都好像失去了吸引力。以前一天不吃水果都很难受,现在觉得不吃水果不会死。除了钱,还能依靠什么呢?那些不理智的消费带来的快乐是很短暂的,没有钱的痛苦却是漫长的。9芝麻有的时候你觉得不用太讲究,那你的生活只会一步步的陷落,越来越差,变得越来越将就。改变消费观并不意味着是乱花钱,多花钱,只是将买十件便宜货的钱加起来买两件有质感且舒适耐穿的衣服。10Ymir当我看到我三年来在淘宝花了22w这个数字以后,并且我并没有买什么贵重物品,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改变了。11周妖俊年在朋友家试了戴森的吸尘器,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自此发现有些东西贵得确实有道理。然后我的消费上限猛然打开了一个豁口,人生多了很多美好体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消费,比如米其林餐厅、比如顶奢酒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试着去消费感受了一下,确实收获了很多见识。年因为一些原因赔光积蓄且同时失业,我仿佛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自此发现全面降低生活成本也能过得不错。然后我的消费下限拓展了很多,人生得到很多感悟。日常护肤用药妆就行,交通尽量坐公交地铁,旅行用穷游的方式也很有趣。另外低消费有时候确实很环保,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把物质欲望控制到一定范围,很大程度上能解决掉一些焦虑,因为我知道未来我不一定非要过上“某种水平”的生活,生活质量高低都不再影响内心的情绪,很自由。但确实应了古人那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第一次消费观改变的过程非常顺利,心情也很愉悦。第二次消费观改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而且很痛苦。好在经过自我调整,现在都适应了。十年下来,两厢综合,目前我的消费观是平时尽量节省,看需要理性消费,但如果东西真的物有所值而自己又真的喜欢,我也不吝去花钱购买。毕竟木心说过“生活是为了猎取喜欢而又买得起的东西”。12大脑壳老家是农村的,父母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母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小产了几个孩子,所以身体一直不好,到后来患上了风心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卧床,一家人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身上,因为我在外面上学体会不到家里的拮据,除了我上学家里还有一个哥哥需要结婚,父母在家里吃穿都比较艰苦。上初中那会,村里有老人去世,去吃流水席,母亲因为很久没有吃过带油水的菜了,去之前母亲跟我说让我拿一个塑料袋,吃剩下的就打包带回来。可能是母亲觉得我一个孩子不好意思,就跟我说:你就跟别人说是打包回来给家里的小猫小狗吃的,当时心里对父母的付出觉得特别的伟大,同时对自己还没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感到心酸。至今这下这段文字,依然会眼含热泪。13Acrobat买了个比较贵的包,然后我把它给划了。word妈!比失恋难受的时间都久!然后我意识到,奢侈品是很好看,但要拥有匹配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准,才能保证是人支配物品而不是物品支配人。然后就30块帆布包走起,好清洁好打理。十分安利!14又九鲦昨天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up主吐槽现在的博主种草和原来的八星八钻(电视购物)么得区别,这么一想也是啊!不过是洗脑渠道变多了,推广人离我们的距离更近了,于是开始自动避开很多好物爱用之类的。15树脂粥刚工作那几年,还经常去商场里面买买打折的衣物。十几年前的衣服也比现在便宜得多,流行品牌的大衣售价大几百到一千块,名牌牛仔裤以内,打完折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年去美国呆了一年,发现原来那些衣服在国外可以卖到那么便宜!回国之后,就再也没有逛商场买衣服了。16kiki说到改变,首先是从护肤品上做的改变,和大多数女生一样,我也是从国产的百雀羚,佰草集这些产品开始用起来的。后来海购代购方便了,我就买一些韩国日本低端或便宜的护肤品,比如悦诗风吟,思亲肤,乐敦,莎娜等等,过了24岁,我觉得女孩子不能再放任下去了,用便宜的东西只会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所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