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暴强直,支痛软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真中风猝僵仆,口噤不言,不省人事,如遗尿直视,口开手撒,汗出如珠,属不治证。西北高寒之地有此,东南无之。
忌破气,下,吐,苦寒,酸敛,诸药俱录后。
宜辛甘发散,峻补真气。
桂枝附子甘草独活羌活天麻麻黄防风芎细辛本牛黄辛夷白芷蔓荆实牡荆实人参黄
有痰加竹沥、南星、半夏、姜汁。
类中风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口噤不言,四肢不举,痰涎壅盛,昏瞀不省人事。
忌汗,吐,下,大忌破气,温热,苦寒,及一切治风湿辛燥发散,并开窍走真气行血诸药,慎勿犯之,犯之则轻必重,重必毙。
麝香苏合香檀香龙脑香安息香
余忌药俱录后。
宜滋补,阳虚者补气,阴虚者补血,阴阳两虚则气血双补,兼宜清热降气豁痰,及保脾胃。
天门冬(脾胃薄弱者勿多用)麦门冬荆沥苏子栝蒌根枇杷叶贝母霞天膏橘红甘草竹沥童便梨汁黄柏
次益血于前药中加胡麻仁石斛生地黄牛膝薯蓣五味子甘菊花丹参枸杞子竹叶鳖甲菟丝子何首乌木瓜山茱萸芍药远志白蒺藜酸枣仁青蒿栝蒌仁沙参茯苓巴戟天柏子仁人参车前子茯神羚羊角
如便闭加肉苁蓉、当归,倍麻仁,兼气虚加人参、黄,有肺热者,勿入人参。
感冒风寒俗名伤风,其症或头疼身热,轻者则两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咳嗽。
忌补气,酸敛,闭气,诸药录后。
宜发散,辛甘,温。
芎细辛本防风甘草荆芥白芷前胡桔梗紫苏薄荷杏仁
伤风热忌同感冒风寒。
宜辛寒,甘寒,发散。
石膏知母甘草竹叶麦冬前胡桔梗薄荷葛根桑白
久而不愈者属虚,阳虚者加人参、黄,阴虚者加五味、地黄,倍麦冬、白芍。
寒症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瘕疝坚痞,腹满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属于寒。凡中寒必本于阳虚。
忌破气,苦寒,下,苦寒,辛寒诸药录后。
宜补气,散寒,辛甘,温热,轻者解表,重者温补。
桂枝干姜麻黄人参附子黄伤寒冬月即病,宜从仲景法。
湿症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故其病筋骨疼痛,腰重痛,不可转侧,身重四肢不利。湿在上,病呕吐头重胸满。湿在中,腹胀中满泄泻。湿在下,足腔跗肿,脚气疮久不愈。
忌湿润,甘,咸,诸药录后。
宜散,渗泄,燥,辛,苦。
木瓜薏苡苍术石斛萆石菖蒲茯苓佐以防风、葛根,寒湿加半夏、五加皮,风湿加独活,湿热加黄柏、车前子、木通,甚者汉防己。
香港脚繇于湿热。
忌温燥,湿热,补气,复忌破气,升,诸药录后。
宜清热,除湿,利小便,甘平,酸寒,苦寒,辛温,淡渗。
黄柏石斛麦门冬木瓜茯苓石菖蒲木通泽泻薏苡仁萆防己车前子
燥症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角弓反张,筋挛急不舒,舌强不能言,二便闭涩,口渴口干,舌苦,皮肤皴揭,毛发脆折,津液不生,血枯胃槁,以致饮食不化,噎膈吐食。
忌升散,破气,下,辛燥,大热,温,药录后。
宜润,益血,辛,甘寒,酸寒,咸寒,有热症者,宜兼清热。
当归地黄麦门冬人乳牛乳肉苁蓉酥蜜甘菊花胡桃麻仁柏子仁人参胡麻天门冬松实蔗浆五味子白芍枣仁芦根汁梨汁韭汁童便佐以姜汁
火症诸热瞀,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肿疼酸,气逆上冲,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病暴死,皆属于火。
忌补敛,升发,闭气,辛燥,温热,诸药录后。
宜降折,下,咸寒,苦寒,辛寒,甘寒。
大黄童便芒硝黄芩黄连黄柏连翘石膏山栀玄参甘草知母天冬麦冬生地蓝汁
虚者宜甘寒咸寒以滋水,不宜用苦寒伤胃。
猝眩仆九窍流血,多不治。
忌同火。
宜童便、盐汤、竹沥、蓝汁、梨汁、生犀角汁。
猝心痛忌同火。
宜山栀白芍药玄胡索生甘草盐汤苏子
二便忽闭以利小便为先。
忌同火。
宜降润,苦寒,甘寒,辛寒,利窍。
大黄苏子生蜜麻仁桃仁石膏知母天冬麦冬黄芩山栀滑石泽泻猪苓车前木通
头面赤肿忌同火。
宜清热解毒,发散,苦寒,辛寒,甘寒,咸寒。
甘菊花鼠粘子连翘荆芥薄荷蝉蜕大黄玄参石膏知母竹叶童便生甘草
忽大渴思冰水忌同火。
宜润,生津液,辛寒,甘寒,咸寒。
石膏知母玄参麦冬竹叶栝蒌根梨汁蔗浆童便凉水冰五味子
暴喑忌同火。
宜降气,发音声,苦,苦寒,辛凉,咸寒。
苏子枇杷叶贝母桔梗百部竹沥梨汁天门冬甘草薄荷玄参童便麦冬桑白皮
暴注忌同火。
宜利水,苦寒,酸寒。
茯苓黄连黄芩白芍药生甘草葛根滑石木通
虚者加人参、白扁豆、莲肉。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