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疾病,饮食调理很重要

冬天的脚步离去了,春风即将吹绿大地。俗话说:“风为百病之长”,春季乍暖还寒,天气变化不定,风邪易于侵入人体。所以春季是百病复发的季节,要特别注意阴阳调和,以防损伤到人体正气。

我们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顺应季节的变化。正所谓“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天合理的饮食调养,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1、心血管疾病

每年2至4月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风雨无常,常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另一方面,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也会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应注意保暖、补水,稳定情绪。

2、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另一类春季多发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因春季气候冷热不定,特别是突然降温,人体受到刺激后,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脑栓的形成,很容易引起中风。如果出现一些中风早期征兆,如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或短暂性视力障碍,眼前出现黑蒙,哈欠连连等,医院检查。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容易诱发溃疡。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同时应注意保持饮食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痢疾、胃炎等病的发生。

4、甲型肝炎

春季细菌和病毒渐渐活跃起来,是肝炎的多发季节,春季要特别注意卫生,避免惹上肝炎。凡出现发热,吃不下饭,感到恶心、呕吐、乏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医院诊治,检查是不是甲肝。

5、关节炎

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也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气温时高时低,时风时雨,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6、精神及心理疾病

气温变化容易引起人体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产生情绪波动,诱发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复发。

调理方法

精神调理,重养肝。要想肝气顺应自然,首要一条必须重视精神调养,注意心理卫生。所以,春季尤应心情舒畅,切忌愤然恼怒。

运动锻炼,升阳气。春天阳气升发,树林、河水边的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对人体很有利。人们应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春天里,人们常会出现“春困”,表现为精神不振、困乏嗜睡,可以通过运动来予以消除,绝不能贪睡。

饮食保养,调肝脾。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

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

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

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

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豇豆、黄花菜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保健养生。

除此之外,专家建议春季养生还要遵循春令之气、升发疏畅的特点,注意保健体内的阳气,使阳气逐渐旺盛起来。“春”为四季之首,万象更新。肝脏在五行中对应“木”,春季为草木繁荣的季节,故春季主肝,所以春天宜养肝。

百合莲子银耳汤

食材:莲子(干)6粒约4克、银耳4克、大枣4克、百合(干)4克、糖20克、水毫升。

做法:将所有材料用水洗净,百合、大枣、银耳泡软,备用。先煮莲子至半熟透,水沥掉,再放入百合、红枣加水同煮。将银耳丢入开水后,即刻捞至冷水中泡。等锅中三种材料均煮烂后,将银耳放入,加糖待溶解后熄火,放温后即可食用。本方具有养肝和胃的作用,对促进脾胃功能与养肝有不错的疗效。

人参麦冬茶

食材:人参、麦冬各二钱、五味子一钱。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服用后能起到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的作用。本方对心力衰竭、心律不整、虚汗虚热体质有一定疗效。

让我们以健康的体魄、愉悦的心情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赞赏

长按







































白癜
中秋预防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yf/40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