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小心这些疾病肆虐

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雨季,阴雨不断,湿气大,空气流通慢,气压偏低,让人不但感觉闷热,头晕乏力,身上粘腻,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夏天雨季是常态,潮湿的天气也让不少疾病肆虐。

湿疹

连续阴雨天,空气湿度大,霉菌、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也容易附着在皮肤上。夏季是湿疹的高发期。防止霉菌捣乱,首先要保持生活环境干燥。不要过于频繁使用洗护用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足癣

雨季潮湿,不透气的鞋子如不常刷洗会产生真菌,引发足癣。如不妥善治疗,容易传染到其他部位,引起手癣、股癣、甲癣等。

甲沟炎

甲沟炎是外科常见病,雨季人们不注意卫生,发病率就会增高。对于有些患者脚上有小伤口,趟过污水后,使得甲沟部污物积聚,细菌繁殖产生炎性症状。继而引起红肿,有分泌物流出。提醒大家,雨天出门回家后应立即清洗皮肤,特别是脚部,并保持鞋子干爽。

丹毒

连阴雨天丹毒成为常见病之一。丹毒主要症状是下肢大面积潮红,皮温上升,带有疼痛感,局部出现肿状红疹,炎症向四周扩散,中心部逐渐褪色呈现黄色,有落屑。一般患者会出现足癣、静脉扩张等症状,还会伴有淋巴肿大、高烧畏寒等。医院进行检查、对症治疗。

关节炎

当关节被雨淋湿了旧患容易复发,在膝关节、肘关节、脊柱等处有疼痛感。适当的热敷可缓解。夏日不要贪凉,别在地板及风口处睡觉,避免因潮湿、着凉而引发关节疼痛。下雨时建议穿上防水的雨鞋,避免脚关节泡在水中引起疾病复发。

心血管疾病

阴雨连绵的雨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持续的阴雨,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可诱发或加重多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在雨季千万不可忽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莫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预防措施:阴雨连绵的雨季,高血压患者应增加测血压次数,一旦血压波动,及时就诊。冠心病患者应更加积极地控制血压、监测血糖、调节血脂,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风心病患者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预防感冒、牙龈炎和腹泻。

哮喘

雷雨天也是哮喘高发的时段。研究发现,雷雨天气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真菌、霉菌等过敏源的繁殖和生长,加上气压较低,空气中悬浮的过敏源浓度就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哮喘病。

预防措施:哮喘患者雷雨前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下雨时不能门窗紧闭,而应该保持通风,因为自然风可以带走或冲淡室内的过敏源;雷雨之后如出现太阳暴晒、温度升高,出门时不妨戴上口罩,以防过敏源。

胃肠道疾病

多雨潮湿的季节很适宜肠道病菌和霉菌生长,因而极易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此外,湿气停滞在胃肠,也会引起肚子饱胀、不想吃饭、拉肚子。

预防措施:饮食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除湿的食物,如薏仁有健脾利湿、补肺清热等作用。此外,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体内湿气。

人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受到污染。这些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为此,特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疫消毒,杀虫防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病死禽和霉变的食品;不食用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喝生水;水源改变时,山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防止蚊蝇孽生;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淤泥、疫水;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和腹泻等医院就诊。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1.要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搞好饮水卫生。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要推行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确保受灾群众喝上合格饮用水。

2.病人及带菌者隔离治疗与预防性服药。对厕所和病人呕吐物、地面、衣物等进行严格消毒。

3.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海水产品,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

4.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及时清除处理LJ、人畜粪便,开展内外环境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

5.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总之,在发生洪涝灾害后,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2.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禽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入集中粪池。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罩;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7.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8.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9.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于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10.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end

把时间交给阅读

end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yf/43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