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为解热镇痛药品,随着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开,热镇痛药品纷纷涨价。有人就问,布洛芬为何一药难求?一方面,在我国,哄抬物价有一定的普遍性,多数人,包括执法、司法机关认为哄抬药品价格不成立犯罪;另一方面,药品上市可能是布洛芬难求的最主要原因。
布洛芬等一药难求的原因哄抬物价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因
年月,国家修订了《刑法》,修订的内容包括将投机倒把罪改为非法经营罪;年12月,国家制定了《价格法》,本法法律责任的特点为,经营主体任何价格违法行为不成立犯罪,例如,经营者即便不执行政府定价的等价格违法行为的也仅承担诸如罚款等行政责任。
国有、集体经济实体必须接受政府的价格政策,例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受政府对农产品的收购价等;法律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价格法》的立法主要目的之一可能在于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价格法》对诸如哄抬、垄断价格等违法行为没有规定刑事责任,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便较为普遍,例如,“购物节”前,经营者先调高物价的标签,然后“降价”销售等。年,国家制定的《反垄断法》立法理论与《价格法》相同,即,对垄断行为没有规定犯罪,但妨害公务罪可能除外。
年6月,国家修订了《反垄断法》,修订后的本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本文看来,国家可以,且应当修订《价格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倘若不是疫情等突发性事件,国家对哄抬药价的行为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药价的特殊性
在我国,药品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例如,《宪法》将药品规定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法条中,即,本法第二十一条;年,国家制定的《药品管理法》并没有规定药品的价格,即,药品与医疗卫生事业一样,其价格理所当然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的理由在于:对患者而言,多数药品是必需,或者必要品;年《价格法》颁布后,商品和服务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条件为“必要时”;年、年,国家修订《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价格表述为“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或者市场调节价的药品。
5年,国家修订《药品管理法》时,删除了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保留了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多数社会资本,或者其利益的群体认为,所有药品价格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在本文看来,“依法”是对市场调节价药品范围的限制,例如,纳入医保药品,或者规划疫苗不能实行市场价。
9年8月,国家修订《药品管理法》,保留了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的表述,并规定国家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多数社会资本对药品价格的解释也认为所有药品价格依法实行市场调节价。在本文看来,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不影响上述“依法”限制,纳入医保药品,以及规划疫苗仍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药价的特殊性对药品上市的理解
《药品管理法》第三章的名称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第七章的名称为药品上市后管理,社会资本便将其理解为药品企业的股票可以上市;本法规定的药品上市,是指药品的销售,或者使用。《证券法》规定的上市,是指公开发行证券,根据本法第九条规定,药品企业上市的条件为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
在我国,表面上看药品企业上市符合《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但从实质分析,药品企业不能上市,例如,本法规定了禁止暴利、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行为。药品企业上市被社会资本控制,本法规定的禁止暴利、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可能成为“空白”法条,例如,核酸检测剂,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其真实价格。
药品企业不能上市还可以通过体系解释得出结论。在我国,医疗卫生与药品属于事业,医疗卫生机构不能上市,药品企业当然不能上市;药品企业上市的结果为,医护人员则可能为药品企业打工,即,诸如处方、手术等服务费价格低廉,而药品价格昂贵。
药品企业上市的后果为:一方面,医护人员治疗疾病主要依靠药物,或者手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被药品研究和生产所左右;另一方面,药品企业上市,由于资本的营利性,国家与社会难以控制药品的价格。
对药品上市的理解布洛芬为何一药难求?一方面,药品企业上市,企业有权选择药品种类的生产权,热镇痛药品价格不高,不少企业可能减少产量;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治疗疾病主要依靠药物,多数人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仅听从“专家”意见。例如,专家认为布洛芬,甚至食品对新冠有疗效,其结果是该药品、食品一物难求!
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多数人认为,平时炒作药品不成立犯罪;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人以身试法,例如,囤积药品,加价销售等。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时候违反本法对药品价格的规定均可能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