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养生丨增强体质灸ldquo三里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南方的我们,早两天还是短袖,今天就是秋裤羽绒服啦。

气温骤降,又到了脱衣服靠勇气,洗衣服靠毅力,起床靠爆发力的时候了。

亲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大雪来罗,小狮子又来说养生罗!

大雪,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中医认为,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肌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要通过调饮食、慎起居、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养生的目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十一月节,

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也。

在每年公历的1月6-8日

太阳到达黄经55°时为大雪

从这天起,天气越来越冷,阴寒越来越重,空气越来越干燥。

降水量会逐渐减少。

[歌诀]

大雪进补春打虎,

户外防寒睡眠足,

颈肩腰腿关节部,

防寒保暖丹田腹,

蛋白脂肪糖维素,

鸡狗羊肉脾肾补。

原文解释:

大雪时天气寒冷,在养生方面宜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应避免颈肩、胸腹、腰腿等部位受寒。

饮食上宜“进补”,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

可常食羊肉、狗肉、鸡肉、虾仁等食物以补脾肾阳气。

--《杨建宇二十四节气养生歌赏析》

大雪时节,万物养藏。

人也一样要养精蓄锐,冬天养藏做得好,接下来的一年里就会精力充足。冬天藏精不好,使身体素质不佳,免疫力下降,到春天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体内伏邪发动而产生疾病。

那么,我们现在从精神起居、灸“三里”及饮食,这几方面解读大雪养生。

精神起居

早睡晚起补睡眠

大雪时节养生应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证充足睡眠。

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晚起可养阴气,待日出而起,可躲避严寒,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准备。

睡觉穿衣要适度

有些人因为怕冷,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

因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每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另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

足部保暖要注意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缓慢而不充盈,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老年人要穿棉鞋和棉织品袜子,保持脚部干燥。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以舒筋活血,利于睡眠。

身体锻炼要适当

对于身体的锻炼,即使是在三九严寒下也要坚持不懈。

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

无妨选择慢跑、做操、跳绳及骑车等运动形式,这些项目主要以锻炼心肺功能为主。

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因为室外气温低,身体血液循环缓慢,肌肉韧带、肢体关节灵活性降低,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运动时要注意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鼻腔黏膜有毛细血管及分泌液,对吸入的气体有温化的作用,可避免气道因受到直接进入的冷空气的刺激而发生痉挛。

灸“三里”

人体所有穴位中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

《针灸真髓》将足三里灸称为长寿灸。

适当刺激“足三里”穴能增强体力,缓解疲劳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祛邪防病,补虚强壮的功效,能够防治很多疾病。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艾灸调整人体的机能具有整体性。

通过温热刺激足三里,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散寒驱邪、止痛、化瘀消肿的作用,并能健脾补胃。增强正气的抗邪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足三里的定位

足三里位于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取穴时,由外膝跟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中指)即是。

简便取穴法:正坐位,屈膝,脚掌放平,自然平铺于地面。用本人同侧之手虎口围住膝盖,示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便是该穴。

足三里的保健功效

为什么说足三里穴是一个保健大穴呢?

在中医学中,足三里穴能调和气血,具有补虚强壮的功能。

能够防治很多疾病,可以说,从头到足都在足三里穴的主治范围之内。

《内经》记载它能治疗着痹、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针灸甲乙经》记载它能治喉痹不能言、五脏六腑之胀、水肿等病症;

《针灸大成》记载它能治疗中风不省人事、腹泻等病症;

《席弘赋》记载它能治疗耳鸣、腰酸、脚痛、膝肿等;

华佗说它能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胸中淤血、乳痈等病症。

民间亦有谚语

“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

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

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

足三里的艾灸

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

《针灸真髓》曰:

“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即可。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

也可自行购买这种艾灸贴,点着贴在穴位上即可,非常方便。

!!艾灸在家里进行虽方便,但要注意安全,施灸过程中,要集中精神,慎防热力较强导致着火、烫伤等事故。

另外,没有条件艾灸,也可拍打足三里穴位。

拍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足三里其保健功效在古代医籍中记载较明确,运用也很广泛,操作简单易行。

亲们可以试试哦~

饮食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

大雪节气时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

食补:常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还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

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

药补:尤其是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些药物进补。大雪节气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

也可将以上中药浸泡成药酒,在寒冷的大雪时节适度饮用,可滋补肾阳,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帮助人体抵御寒气。

人参

人参为著名强壮滋补药,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

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实证、热证忌服。服人参当天或4小时内忌萝卜,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清蒸人参鸡汤

材料: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香菇15克,盐、料酒、味精、葱、姜、鸡汤各适量。

做法:

1、母鸡宰杀后除去毛和内脏,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

、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

3、母鸡放在盆内,加人参、火腿、香菇及盐、料酒、味精、葱、姜,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武火上蒸熟。

4、将蒸烂熟的鸡放在大碗内,把人参(切碎)、火腿、香菇摆在鸡肉上,将蒸鸡的汤倒在锅里,置武火上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适用于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健忘、阳痿、尿频等症。

!!注意:感冒患者禁食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独产于青藏高原海拔米以上高寒地带的既是虫又是草(冬季是虫、夏季是草)的独特复合体。

性味平温、甘淡。而且食用冬虫夏草没有禁忌,男女老少皆适宜。

古代医家说:虫草补“三焦”。

人的心肺为上焦,脾胃肝胆为中焦,肾生殖系统为下焦。服用虫草,保养三焦。

现代医学证明,虫草对防癌、治癌、化疗期中康复有奇效。

冬虫夏草炖水鸭

材料:水鸭1只,生姜4片,冬虫夏草0克。

做法:剔净水鸭,去毛肠内杂,将姜、冬虫夏草放入鸭腹内,清水浸至水鸭半身,置炖盅内,隔水炖.5小时即可。

功效:滋养益血,润燥清补。

对支气管哮喘,老年人慢性气管炎,虚弱咳嗽,白日痰多而夜咳难眠者有疗效。

姜桂红茶枣蜜饮

材料:红茶约3克,桂枝约克,生姜丝适量(根据个人口感)、枣花蜜适量。

做法:将红茶、桂枝、生姜先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浸泡片刻,再加入蜂蜜,调匀即可饮用,边饮边添加沸水,味淡为止。

功效:温暖脾胃

适用于胃寒腹痛,尿频,下肢发凉,疼痛等患者。

结语:

总的来说,大雪养生就是: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灸“三里”,服用大雪食疗。

通过“治未病”增强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我们可以针对节气的气候特点有选择地进行调养,进行适当的药膳、食疗、运动养生。

好了,今天大雪这个专题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l/83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