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各类瓜果蔬菜纷纷上市、清爽顺口、新鲜美味。其中,略带苦味的瓜果口味特别,是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并不是所有带“苦味”的瓜都能食用,有种看似清脆爽口的苦葫芦瓜居然藏着“毒素”!
吃了这种葫芦瓜
广东中山多名工人食物中毒
近日,广东中山市监管局发出紧急提醒,当地有多名工人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随后,多地也紧急发出“预防苦葫芦瓜中毒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苦葫芦瓜有毒,慎吃!
去年7月,也曾出现因进食苦葫芦瓜中毒的患儿。
9岁患儿男及其6岁妹妹,午餐因进食苦葫芦瓜,2小时后出现腹疼,无腹泻,无呕吐。因家中一同进食苦葫芦瓜较多的奶奶和妈妈均有明显的呕吐及腹泻消化道症状,否认其他不洁食物及特殊用药物史,在医院诊断为中毒性肠炎。经洗胃、补液等治疗后,才痊愈出院。
去年6月,浙江海宁一名4岁的男孩脸色苍白,口唇发青,昏医院急诊科。
询问病史时,医生得知,小孩在午饭时跟爷爷奶奶一起吃了炒葫芦,突然就不对劲了。医生最后诊断是食物中毒,导致这种情况的元凶就是葫芦,准确说是苦葫芦。
好好的葫芦瓜为何会变苦?
葫芦瓜,又名葫芦、瓠瓜等。葫芦瓜通常味甜,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当作蔬菜食用。
苦葫芦瓜,是葫芦瓜在生长过程中,受异常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异,变成携带葫芦素的苦葫芦瓜。
研究表明,葫芦素是高毒性物质。误食苦葫芦数小时后就会中毒。轻者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者则表现为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甚至死亡。中毒者多体温正常,所以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如何鉴别是否是苦葫芦瓜?
一般来说,葫芦科的蔬菜水果经过人类的长期选育,已经很少或不产生葫芦素,没有苦味了。但是一些基因突变、种植条件不佳或者品种杂交时,还会产生葫芦素。
苦葫芦在外形上难以鉴别,但苦葫芦有明显的苦味。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食用前用舌尖尝尝看有无苦味,如果是苦的,就丢掉,千万不要吃。葫芦品种偶尔杂交会结出苦葫芦,所以对葫芦的栽培最好采用人工授粉。
除了苦葫芦瓜,这些也有毒
1发芽的土豆发芽的土豆或变青的绿皮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剌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2青西红柿青番茄含有同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一一龙葵碱。食用后会产生恶心、呕吐、肤色青紫、流涎、头晕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2蚕豆有的人体内缺少某种酶,食用鲜蚕豆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征。症状为全身乏力、贫血、黄疸、肝肿大、呕吐、发热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因极度贫血而死亡。
3未炒熟的四季豆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毒。炒熟的四季豆无毒。
4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5鲜扁豆鲜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碱,有毒,但遇热后会溶解。食用前应用沸水焯透或过油,或干煸至变色后食用。
6新鲜的金针菇新鲜黄花菜里或多或少含有秋水仙碱,毒性主要集中在花芯,干的黄花菜中几乎不含。新鲜黄花菜烹饪不当易引起食物中毒。
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杜芳腾介绍,秋水仙碱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会代谢为有极强毒性的二秋水仙碱,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血尿、便血,此外还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麻痹神经和平滑肌,甚至可麻痹人体呼吸中枢。
所以,如果要食用新鲜黄花菜时,一定要摘弃花芯,用沸水充分烫过,有效去除有毒物质,才能安全食用。安全食用的重点在于摘尽花芯、充分烫熟。并且要注意每次食用鲜黄花菜时不宜过多。
瓜果蔬菜虽然很适合夏天吃,但也要正确食用,否则很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
专家名片Expert杜芳腾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常委。率先在省内开展食管及肛管测压研究,并荣获江西省卫生厅及高等教育委员会技术创新二等奖,擅长肝胆疾病、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坐诊:周一周二周三全天(东湖院区);周四全天(红角洲院区)
张弘英二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20余年,具有良好的消化系统疾病的知识与技能,擅长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内科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坐诊:周二下午、周三周五上午、周四全天(东湖院区);周一全天(红角洲院区)
注:坐诊时间仅供参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