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多例糖尿病足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了,但留下的教训值得所有糖尿病患者引起重视!
55岁的黄先生,患糖尿病8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注射诺和灵30R降糖处理,未注意饮食与锻炼,未定期监测血糖情况,2年前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测空腹血糖超过11.0mmol/l,而改用门冬胰岛素30控制血糖,患者因工作生活原因仍未监测血糖,一周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足红肿溃烂,当时未予重视,自行外涂药物对症处理,红肿范围迅速扩大,开始出现右侧足第四趾肿胀变黑,伴右侧足麻木、感觉明显减退,体查可见右足背红肿,皮温增高,轻压痛,右侧第四趾明显肿胀变黑,外侧有一挤压所致溃疡,形成窦道,深约1.5cm,挤压有恶臭分泌物流出,右足感觉明显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痛触觉及振动觉减退,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Wagner4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
47岁的唐先生,糖尿病10余年,一直自服二甲双胍、消渴丸降糖,长达10年之久,一直未系统诊治及监测血糖情况,半月前患者左足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后出现水泡,未予重视,后左足1、2趾及足背处皮肤出现溃烂,在家自行予消炎粉外敷并包扎,后溃烂较前加重,皮肤变黑,双下肢痛、温、触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Wagner4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每年在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足的病人日益增多,那到底什么是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如何做到早诊断早预防呢?下面来听听我院内分泌科吕翠叶主任来解答!
什么是糖尿病足呢?
糖尿病足(DF)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综合症状”包括一系列病理情况,如糖尿病神经病和周围血管病变、夏科氏神经性关节病、足部溃疡、骨髓炎以及潜在的可预防的终点和截断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的,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
糖尿病足的治疗
1神经性溃疡---减压? 特殊的改变压力的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
? 鞋袜是否合适
2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 轻-中度缺血--内科治疗,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
? 病变严重的患者--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
3合并感染的足溃疡? 定期去除感染和坏死组织
? 局部供血良好者,进行彻底清创
? 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敷料
? 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的预防
? 定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 识别出这些危险因素,医院进行筛查和监测血糖
?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足的保护
? 穿着合适的鞋袜
? 去除和纠正容易引起溃疡的因素
专家推荐吕翠叶
吕翠叶,副主任医师,现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株洲市医学会代谢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11次党代表,株洲市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监考官,株洲市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长沙医学院兼职教师,株洲市无偿献血健康讲师团高级讲师,株洲市卫生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库委员,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评审专家,株洲市优秀临床科主任,株洲市首届百名“好医生”等等。
擅长: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20余年,对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全面的诊治、对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胃瘫、糖尿病神经病变、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症、代谢综合症、矮小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代谢性骨病、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高钙危象、低钙、低钾、低钠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三上午
联系-
来稿
内分泌科
微编
院办周志晶
校对
院办唐奕欣
审核
院办李建辉
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