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有1500万人心衰,5年生存率不及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中绝大多数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即首先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肌炎、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年轻患者多以风心病、先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为主;中老年以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多见。

日前,由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南京医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心衰引发的年住院次数为1.7次,1年内再住院率高达69%,而次均住院费用达到3.9万元,为我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两倍。

老龄化社会给医疗系统带来了诸多难题,心脏衰竭便是其中之一,被认为是“心血管领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垒”,从而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我国约有万人患心衰

目前,我国约有万左右的心衰患者,已经成为世界上患病人群最大的国家。年较大规模的地区性慢性心衰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衰患病率已达到1.61%,约50%的心衰患者在诊断之后的5年内死亡。《心力衰竭》杂志曾经这样评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进步明显,发达国家死亡低了2/3,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病死率都显著降低。只有心衰领域是个例外。

专家表示,心衰至少在未来20年内会一直增加,主要有三个原因:

1.引起心衰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都呈现增加的趋势;

2.这些基础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因此它们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致死的情况减少,最终可能都会发展到心衰;

3.心脏功能和年龄的相关性很强,我国人均寿命增加了,心衰的发病率就会增加。人口老龄化,使得心衰已经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对于心衰的高危人群来说,一方面要积极预防心衰的发生,不让疾病发展恶化,另一方面还要学会辨识心衰早期的发病信号:

1.如果您是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在过度劳累或者情绪波动以后,出现了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应该及早到心血管专科就诊。

2.如果您不知道既往有没有心脏病史,突然感到喘不上气、心慌、特别疲乏、甚至脚踝、腿出现水肿,应该尽快就医,排除心衰的可能。

3.如果以往的心电图或心脏超声出现过异常,当时未诊断为心衰,而后来出现了气喘、呼吸困难、疲劳乏力的表现,医院心脏专科就诊。

特别提示,到医院就诊不要忘记随身携带既往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部X线的报告单,可以作为诊断参考。

 心衰患者必须知道的事

1、限盐

心衰患者每摄入0.9克食盐就会使毫升的水滞留在体内,这是心衰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有水肿的患者,食盐摄入量应低于每天2.4克。

2、限水

饮水过多除诱发心衰外,还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要求一天摄水总量限制目标是两瓶半的矿泉水瓶的水量(毫升)。

3、遵医嘱服药

临床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患者出院后用药规范,这很危险。规范用药对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极其重要。

4、定期复查

心衰是进展性疾病,一旦确诊需要长期服药,出院后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13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