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意外情况的处理摘录口腔医师

曾经有人对北美名牙医进行问卷调查,94.9%回答在诊所内遇见过牙科紧急事件,其调查得知牙科紧急事件总计达例,当中门诊紧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如表:

晕厥

(50.3%)

过敏

(8.4%)

心绞痛

{8.3%)

体位性低血压

(8.1%)

惊厥

(5.2%)

哮喘

(4.5%)

过度通气

(4.3%)

肾上腺素反应

(3.0%)

低血糖反应

(2.9%)

心跳骤停

(1.1%)

过敏反应

.0%)

心肌梗死

(0.9%)

局麻药过度

(0.7%)

一、麻醉及口腔治疗中局部意外情况的处理

血肿:由注射针头刺破血管所致,常见于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偶见于颏神经、腭大神经阻滞麻醉;若局部组织疏松,血肿较大,特别是刺破翼静脉丛后,可发生组织内大量出血。

预防措施:注射时应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刺破血管的机会。

临床处理:若局部已出现出血,立即停止注射,压迫止血,给予冰敷。48小时后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消散。

二、拔牙中局部意外情况的处理

牙槽骨折裂:有骨膜附着则复位固定,无骨膜附着则去除

下颌角骨折:颌间固定或坚固内固定

口腔一上颌窦相通:小孔(2mm)刮,保护血凝块。中孔(2~6mm)填,缝。大孔(6mm)临近瓣转移修复

急性颞颌关节脱位:预防:扶持下颌骨。处理:复位,绷带固定2周

三、拔牙后局部意外情况的处理

1.出血:

全身因素:出血性疾病,口服抗凝药,高血压,肝病等——药物对症治疗。

局部因素:残存肉芽,软组织及牙槽骨损伤,知名或滋养血管损伤,血凝块脱落——局部处理

2.干槽症处理:丁香油碘仿纱条填塞

四、口腔治疗中器械误吞误吸的处理

立即停止一切治疗,摄片协助判断异物是进入食道或气管。

进入食道:多进食粗纤维食品,密切观察,一般可排出,如锐器不能排出——开腹手术!

进入气管:胸外科会诊,气管或支气管镜取出,必要时开胸手术取出异物。

预防:橡皮障!!

五、麻醉及口腔治疗中全身意外情况的处理

1.晕厥:是一种突发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过程,通常由一过性中枢缺血所致。病因包括恐惧、饥饿、疲劳、全身状况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因素。临床上早期症状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故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未经处理则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急剧下降、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血管迷走性晕厥

此类晕厥多见于体弱患者。以年轻女性最为多见。可由恐惧、焦虑、急性感染、创伤、剧痛引起,常出现在站立位或坐位时,在高温、通风不良、疲乏、饥饿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其典型表现为起病前有短暂头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恶心、上腹部不适、出冷汗、心慌、无力、视力模糊、视力改变等前驱症状。

晕厥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弱而慢、醒后无力、头昏。重者可有遗忘、精神恍惚,持续1~2d方可康复,应避免各种诱因,若出现前驱症状应立即平卧。

体位性晕厥

体位性晕厥主要因低血压引起,通常发生在体位改变。如从平卧状态变成站立位时,由于动作过急、过猛,使脑部血液供应难以跟上需要,造成短暂脑缺血而致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多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和空腹时。晕厥突然发生。常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心率稍增快、脉搏弱。平卧或晕厥倒地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一旦晕厥发生,应迅速让患者平卧并头低足高位。以促进血压恢复。

低血糖性晕厥

饥饿时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重者可诱发晕厥。其早期症状主要为乏力、面色潮红、出冷汗、有饥饿感,进而出现意识不清和晕厥。这种晕厥起病缓慢.恢复亦缓慢,血糖低于正常。一旦发生低血糖性晕厥.应立即平卧,口服或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心源性晕厥

常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及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由于心脏排血或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缺血而引起晕厥发生。此类晕厥常急骤起病。突然发作,伴紫绀、呼吸困难,心脏可有短暂停搏,脉率缓慢。一旦发生心源性晕厥,除让患者立即平卧外,还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及时对症处理可降低病死率。

精神性晕厥

多由过度焦虑或癔病发作引起过度换气,血氧降低而导致意识丧失。发作初期患者可有心前区压迫感、气闷、头晕、四肢麻木、发冷、手足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精神性晕厥发作与体位无关,平卧也无法缓解,无面色苍白。一旦发作可给予镇静剂.患者安静后晕厥即可缓解。

2.中毒或麻药过量

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局麻药物过多,超过其分解速度,血药浓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阈值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或过量反应。

中毒反应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多汗及血压上升,严重者出现全身抽搐、缺氧、发绀;抑制型上述症状不明显,可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最后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

临床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止注射。症状轻微者,可置平卧位,松解颈部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待麻药在体内分解后症状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可采取给氧、补液、抗惊厥、应用激素及升压药等抢救措施。

3.过敏

过敏和过量最大区别是剂量大小。过敏反应可发生在使用少量药物后,可见于酯类局麻药,但发生率并不高。过敏反应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按发病速度,可分为即刻反应(I型)和延迟反应(IV型)。延迟反应多表现为局部症状,通常是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药疹、哮喘和过敏性紫瘢;即刻反应多表现为全身症状,用极少量药物后立即发生非常严重的类中毒反应,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临床处理:对轻度过敏反应,停止局麻药注射,吸氧,给予脱敏药物如钙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严重过敏反应,停止局麻药注射,给氧,立即注射肾上腺素0.3mg(儿童0.15mg);出现抽搐或惊厥时,迅速静注地西泮10~20mg,或分次静注2.5U友喷妥钠,每次3~5ml,直到惊厥停止;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方法迅速抢救。

4.肾上腺素反应

肾上腺素能够兴奋所有的肾上腺能受体。局麻药中加入低浓度肾上腺素1:-1:时,一般主要兴奋β受体,使血管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松驰,随着浓度的增加,α受体效应显现,出现一系列反应,即为肾上腺素反应。

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引起心悸、头痛、紧张、恐惧、颤抖、失眠等症状。若用量过大或注射时误入血管,导致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上升,可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可因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出血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的可能。

防治原则:老年人应慎用,禁用于高血压病,器质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人。局部麻醉操作时应注意严格控制肾上腺素的浓度及剂量,注射时间。坚持推注药物前回抽,防止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血管中而引起其浓度骤然增加。

5.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升到/mmHg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患者感到突然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失明;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或潮红;两手抖动、烦躁不安;严重的可出现暂时性麻痪、失语、心绞痛、尿混油;甚至抽搐昏迷。

急救方法:让患者安静休息,头部抬高,取半卧位,尽量避光。患者若神志清醒,可立即服用双氫克尿噻2片(50mg)、安定2片(5mg)或复方降压片2片,医院救治。

6.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一种类型。因冠状动脉狹窄或闭塞,致使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病。症状:胸的中、上部突然剧痛,有压搾性和闷胀感,向左肩、左上肢内侧和颈、咽放射,疼痛持续1~5min,含硝酸甘油1~3min缓解。心悸、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

急救方法:

(1)立即就地卧位休息,停止活动。

(2)及时吸氧,剧痛者用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

(3)将硝酿甘油1~2片(0.3~0.6mg)放舌下含化,2~3min见效,可维持30min左右;或含服消心痛1~2片(5~10mg),2~3min见效。

(4)含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

(本文摘自《口腔医师》第七期作者杨小平)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曝光
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rolling.net/fxbzx/1408.html


当前时间: